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蹲下身来以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2013-10-01 07:33:57)
标签:

什么时候

不良情绪

也就是

每一

从此以后

教育

分类: 教育学习

慧芬:您好,我儿子今年高三,但自从上了高中,行为、心理方面与初中比变化很大,注重头型、衣着,以前他不这样。

杨永龙:呵呵,正在发育和成长,发生变化是自然的,也是很正常的

慧芬:因为这个,老师对他很反感,经常让他,剪头,为此与老师的矛盾很大

杨永龙:注重头型、衣着是青春期孩子的自然表现,说明孩子成长了

慧芬:孩子本身有毛病,做为家长的,我站在老师一边,也批评他,但越说他他越恨老师,导致他不愿意上学。所以,在高一高二把他自己耽误了,成绩直线下降

杨永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在理解、关心和关爱的基础上,给孩子讲一讲学校的衣着和行为规范

慧芬:哦,也是啊!小学、初中我们可一直都是不让老师、家长操心的好学生。杨老师,提提具体建议呗。

杨永龙:最关键的理解孩子青春期的成长,欣赏孩子有了自己的为人处事规范,并不是一味的强调与老师一致、站在老师一边。在理解、欣赏的基础上变换一个角度来与孩子交流探讨

慧芬:知道了。另外,上了高中后,他变得叛逆呀!几句话后,他就说“不用你管”,哦。并不是一味的强调与老师一致、站在老师一边?那他不更觉得他冤啊

杨永龙:不是冤不遇的问题,而是从尊重集体与社会规范这一角度来诱导孩子

慧芬:当老师与我反应了情况,我说他时,他就说“老杨(他们老师)就是变态,你还帮他说话!我自己来处理,不用你管了!”尊重集体与社会规范?您说的这个真对

杨永龙:让孩子知道和懂得张扬自我、张扬个性是没有错的,但这种张扬是在纪律和规范的约束之下的

慧芬:这对他能够在外面生存至关重要。对,我就从您说的这个方面和他谈

杨永龙: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变换一个角度,也就是变换成为孩子能接受或乐于接受的角度,这样孩子的问题也就不称其问题了

慧芬:哦,是呀。

杨永龙:您觉得孩子的叛逆来自于哪里呢?孩子的逆反是我们成人以自己的角度说教和强迫的结果,如果我们能蹲下身来,以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孩子的逆反也就会随之消除

慧芬:现在他们换老师了。原来那个老师50岁左右,现在的老师30岁,孩子比较接受他,所以现在比较进入状态了,以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是呀

杨永龙:是啊,是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错了,而不是孩子错了

慧芬:真是这样。但有时候我试着与他沟通,有时候学校的事情,他主动跟我说,有时候就不说了,与他沟通时有时他就很不耐烦。可能这里面有个时机问题。

杨永龙:五十岁的老师是用七八十年代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式方法,而孩子是21世纪的孩子,社会环境变了,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变了,自然孩子的心理也有别于过去的孩子,所以我们在教育中提倡循心而育

慧芬:是,但当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我不可能去改变老师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只有站在老师的角度改变孩子了,可谁知道越弄越遭。当时都觉得真的上不了这个学了,当时老师几乎天天叫我去学校,愁死了,当时孩子把对老师的怨恨都迁移到,不好好遵守纪律上

杨永龙:孩子主动跟你说的时候,说明你的思想观念跟孩子可以达成心灵共鸣;而孩子表现得不耐烦的时候,说明我们是在以自己角度说教或以自己的认识强加给了不适合孩子心理的东西。每一件事情都有三百六十个角度,只要我们能转变一个或数个角度,只要这个角度是孩子乐意接受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和诱导也就成功了

慧芬:对。现在,这个坎总算过去了。

杨永龙:是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就是孩子反抗的表现

慧芬:是呀,对。但杨老师还教他们语文,他总说“一看老杨就不想学语文。”唉!好像他是给老师学的

杨永龙:有句话叫做情绪如潮越堵越高,所以在遇到孩子不良情绪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适合于孩子心理的、孩子乐意接受的疏导

慧芬:是

慧芬:杨老师,与孩子相处,真是一门学问呢!

杨永龙:有时间让孩子到我的博客看一看《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赌气等于自毁前途》,或许对他是有所帮助的

慧芬:太好了,一定看!哦,您该午休了吧?

杨永龙:有句话叫做“孩子的问题100%是我们成人的问题”,所以花接孩子的问题要从我们自己的转变做起。孩子出问题对学校来说是百分之几,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所以我很关注您找我

慧芬:对,是这样。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

杨永龙:希望你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自己,也希望从此以后你与孩子达成心灵共鸣,让孩子更加健康和优秀

慧芬:好的。一定。以后什么时候您有空再聊。我还想听您说,受益匪浅啊!

杨永龙:今天就聊到这儿,以后再聊 88

慧芬: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