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疑自己是同性恋或者是双性恋

(2013-04-11 06:46:54)
标签:

同性恋

强迫思维

顺其自然

不管不顾

接纳

校园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涵芝:杨老师!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

杨永龙:好,说说的问题

涵芝:我最近三个月有些强迫思维!老担心一些问题!本想上网查查怎么摆脱焦虑!谁知网上说严重焦虑会人格分裂!把我吓死了!更焦虑了

杨永龙:强迫思维或强迫性为每个人都会有,本来是很正常的

涵芝:那真的长期焦虑会人格分裂吗,我越想摆脱越摆脱不了焦虑

杨永龙:长期的焦虑和压力会对身体健康长生危害。对于来说首先要弄明白“强迫性思维”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强迫性思维”就是某些思想,表象或意向进入自己的意识领域之后,自己明知道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自己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然后用过分关注、不断暗示等方式方法来摆脱或消除它,结果是越摆脱,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越紧紧地缠着自己,使自己越加显得无能为力,因而出现了非常烦恼、痛苦的心理和情绪体验。本来我们在某些情境之下会不时地回忆一些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有时候看见某一个事物也会自然而然的联想起与之相关或无关的事情,这是很正常的思维或心理表现,其实这种情况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只是发生以后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思维或心理表现,而不对它关注,很快这种思维或联想也就自然消失了。问题的关键就是把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作不正常的东西来极力摆脱,结果是越摆脱它越是紧紧地缠绕着,由此而产生了强烈的痛苦和心理冲突。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强迫性思维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

涵芝:另外!我问你一个问题不要笑!三月前我从未怀疑过自己是同性恋!因为自己成长的环境很好!我很爱父母!他们也很恩爱!我也是女人味十足的女生!疯狂地谈过几次恋爱!现在也有男朋友!那天别人给我讲同性恋!我觉得恶心!突然我就想自己是吗?然后又觉得自己挺欣赏某女同事更怀疑自己是或者是双性恋为此好焦虑到处找答案别人都觉得我一个成年人担心这个搞笑但我真担心听说有人结了婚都会变成同性恋我更担心了

杨永龙:我曾经遇到过跟的表现一样的女同学

涵芝:这是强迫思维的症状吗我都对自己无语了有时都想和女同事保持距离担心喜欢上人家

杨永龙:严格说来是强迫思维的表现。本来你所思考的问题其实是非常正常的问题,你错就错在把自己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当做异常来看待,并不断地加以摆脱,所以也就把自己挤进了牛角尖。

同性恋的形成有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所导致,从以前的一切来看,你的性别角色确定无疑是异性恋

涵芝:哈哈有可能遇见优秀女生变成同性恋或双性恋吗!我还是不放心

杨永龙:一个异性恋的人不与同性发生恋情,也不与同性单独长期的亲密的接触,那怎么可能成为同性恋呢?之所以怀疑这是因为根本没有搞清楚同性恋是怎么形成的

涵芝:那欣赏同性正常吗?我觉得她长得好看

杨永龙:当然很正常了。正因为没有搞清楚同性恋是怎么形成的,所就惧怕自己会成为同性恋努力摆脱和克制不让自己欣赏、羡慕同性,结果是越是努力地克制就越进入了恶性循环,所以使自己感到很苦恼、很痛苦。这就是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作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进入恶性循环的表现。

涵芝:对的!我连美女都不感看了!对自己一万个不放心!每次用一个理由说服了自己!马上又会问万一又怎么怎么样这是强迫思维的表现吗?

杨永龙:不觉得这是用自己想象出来的问题来吓唬和绕烦自己么

涵芝:说的太对了!我老用想象及别人的问题吓自己

杨永龙:如果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想,而不引起自己的焦虑和痛苦,那么就是正常的表现,反之就是强迫思维症

涵芝:我最近根本不敢看负面报导!特别是自杀抑狱分裂焦虑同性恋之类的,每次看到或听到就难受

杨永龙:不敢看的原因是把强迫思维看得太重了,本来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这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如果缺乏了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我们的健康生存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关于强迫性思维症的矫正,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强迫性思维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为所当为。

涵芝:我觉得是自己不够自信每次焦虑时想说服自己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好像又是辩解,你说不应和杂念辩解不理它可不理它就会让焦虑得不到控制我好矛盾。我焦虑得最难受时曾经冒过活着好累死了就不用想了的恐怖念头我吓坏了好怕自己轻生好对不起父母这就是我怕听自杀二字的原因

杨永龙:其实是没有做到顺其自然,也没有理解顺其自然,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顺其自然”绝不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在我们人类身上也存在许多的自然规律,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不了解同性恋的形成,认为欣赏、喜欢、羡慕同性就会成为同性恋,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和恐惧,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快乐生活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

涵芝:说得太对我以为就是不理它任其自然

杨永龙:欣赏、喜欢、羡慕同性和异性是人正常表现,并不是说欣赏、喜欢、羡慕同性就会成为同性恋

涵芝:我还是不太懂我认为焦虑缘于无知所以我就应去查资料弄清

杨永龙:怀疑自己是同性恋是不了解同性恋的表现,说源于无知我赞成另外人的大脑有一个自然规律就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作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倘若你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思维的突出了。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涵芝:杨老师的意思是我出现了我是否是同性恋的念头时根本不该去查资料也不该鼓励自己说你放心你怎么会是同性恋之类的话

杨永龙:本来就不是什么同性恋,这一点需要自己来确定,同时也需要明白同性恋的形成条件,当这些确定无疑了,那么其余的就是杂念了

涵芝:比如我今天看到严重焦虑症可能会产生人格分裂我就很想知道什么是焦虑症我是吗什么是人格分裂又想上网去查不查就担心该怎么办呢?

杨永龙:其实在顺其自然为当所为的过程中就会消除焦虑,一旦焦虑消除了,那还会产生别的问题吗?

涵芝:哦我明白了只要消除了焦虑就不用管它想什么了是这个意思吗

杨永龙:的理解非常好,不管不顾,努力做好当前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我们带着查看自己有什么疾病的心理去看医学书籍,那么就会发现自己什么病都有,在这种情况之下去看那些心理问题,难道不像是和看医学书籍一样吗。

另外建议去我的博客看一看《大四女生:我会不会是同性恋或双性恋呢》,相信会对有所帮助的

涵芝:说的太对了我本来多确定的上网查了后居然不那么确定了好象有好多症状都有了

杨永龙:是啊,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好不要去看那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东西,这样会让我们自找烦恼的。

涵芝:杨老师说强迫思维和焦虑情绪算病吗?网上又说不治会成抑郁那些

杨永龙:这是轻微的情绪感冒,也说明是完美型性格的人

比如做事深思熟虑、严谨拘泥,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不善应变、认真刻板,对他人反应敏感,责任心过强、理想主义等等。只有认识到了自己不良的性格,才能对症下药加以改造自己不良的性格——针对自己的个性缺陷多思索,多纠正、多领悟。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就是说要改变不良的性格需要较长的时间、恒心、信心和决心,当自己的新习惯取代了旧习惯之后,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涵芝:是的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我要求自己积极面对生活把每天当成最后一天过所以一有杂念和不良情绪我就怕

杨永龙:我想经过今天与我的交谈一定会得到改变的

涵芝:我真的好感谢你,在找你之前我才哭过憋得慌

杨永龙:祝在尽力做好当的事情之中,天天快心快乐。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我,我一般上午八点至十点在线

涵芝:谢谢你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仁者无忧你会很快乐幸福的

杨永龙:我希望也成为一个仁者

涵芝:哇太好了

杨永龙:我们共同快心快乐

涵芝:我的座佑铭就是做一个好人爱身边每一个人

杨永龙:非常好,有了这样的座右铭,那么开心和快乐每天都会拥有。今天就聊到这儿,以后再聊,88

涵芝:谢谢拜拜

涵芝:杨老师!请教一个问题!我曾到第三军医大找系主任做过咨询!每次我都觉得自己挺焦虑的!为什么他不给我做量表测评就能非常肯定地告诉我我不是焦虑症而且差得远我觉得好神奇哟

杨永龙:我也同意不是焦虑症的观点

涵芝:那更神奇了你都没看到我我遇到一些事或出现一些想法都会担心会不会怎么样因为我人生最怕的事就是厌世自杀太对不起父母了所以我情绪不好或食欲不好或对什么事不感兴趣就会担心会不会是厌世了我挺紧张的

杨永龙:紧张的原因是对有些问题的知识不了解或缺乏,正因为知识的缺乏,所以的焦虑是自己吓唬自己引起的

涵芝:哈哈是吧因为我出现过活着没意思的想法现在想想都后怕

杨永龙: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出现一过性的与类似的想法

涵芝:哈哈真的吗?那我释怀了我从小都积极地生活着父母也教育我感谢生命所以那个念头的出现吓死我了我一直担心自己自杀我担心成同性恋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别人说不少同性恋自杀了我不怕死但就怕自杀好对不起爸妈

杨永龙: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过去的事情把握,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拿过去的事来困扰我们;未来的事情还在未来,我们也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事情加以控制,所以对未来的事情我们不去过于期望;我们能把握的其实就只有此时此刻--该看书就去看书,该写作业就去写作业,该聊天就去聊天,该去运动就去运动,……,做自己当前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我们自然的就会走出自己的精彩来!

挫折和磨难本身并不会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伤害,使心灵遭受伤害的恰恰是我们对挫折和磨难的消极地回忆。

涵芝:杨老师你好,好想得到你的帮助我紧张得彻夜难眠

杨永龙:哦,什么事儿使紧张的彻夜难眠呢?

涵芝:我都惭愧上次经过你的开导不担心同性恋了又开始担心其它的了

杨永龙:那担心些什么呢?

涵芝:我曾经在不悲伤的时候冒出过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的念头其实后来才知道每个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而且我也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但当时我一时半会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于是我担心我会因生命无意义而自杀从此这个担心怎么也摸不去无论怎么给自己讲道理都不行

杨永龙:关于这个,我在前面已经跟谈到了:人的大脑有一个自然规律就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作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倘若你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你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思维的突出了。

你最关键的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这个切实的运用了吗?

涵芝:听说有人因不开心而自杀了于是我每时每刻都担心自己不开心连自己开怀大笑时脑子里都一直在问是真的开心吗?杨老师我这种身心不合一会不会是分裂了哟?又在开心又在担心是不是真开心

涵芝:我按你说的做了去参加各种活动但脑子里始终在担心

杨永龙:人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会有相应的情绪,这些都是自然情绪,既然是自然情绪,那么我们就让它顺其自然的表达出来,一旦顺其自然的表达了自然情绪,那么情绪就不会影响我们的身心

杨永龙:去参加活动了,可是不是把心思完全放在了活动的体验和感受之上了呢?

涵芝:因为担心和紧张我就是做不到投入脑子里一直在思考

杨永龙:是不是把心思完全放在了所做的事情之上了呢?是不是做到了对那些杂念不管不顾了呢?你是不是相信这些杂念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了呢?

涵芝:杨老师我特怕得抑郁症我都不敢允许有一点消极情绪我睡不着也因这个他们说长期失眠会抑郁好多人都因失眠而自杀

杨永龙:在我们的生活中,情绪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它有时变化无常,让我们无法加以应付。有人把积极的、乐观的、阳光的说成是好情绪,把抑郁的、沉默的、灰色的说成是坏情绪,他们会说一个人有好情绪是让人赞赏的,有坏情绪是令人耻笑的,情绪因此有了是非之分,在情绪被分为大是大非之后,很多人并没有在这种对错观念中获得解脱和平静。其实,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牵扯是非对错,与道德概念无关。我们说它好或者坏,只是反映了我们选择和利用它们的态度不同。因此,情绪既可以成为伤害我们的武器,也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不管我们怎样选择,我们都必须承担我们选择的结果。

涵芝:我给我的朋友讲了我的担心他说你小心长此以往会厌世哟于是我又好怕哟只要对什么事有点不感兴趣我都会担心是厌世的表现

杨永龙:情绪管理不是简单的情绪控制,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控制情绪的时候了,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进行控制,所以就不需要过多地去控制了。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首先我们要承认和接受它,比如自己被降级,这当然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先承认它是非常痛苦的,接受痛苦的反应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不好,自己为此而哭泣、委屈和不甘心等等反应都是可取的。在承认的前提下,你再做一些相应的调整,进行科学的宣泄就可以了,而不要去否定负面的情绪。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控制情绪,而是关爱自己的情绪,但不能过分地放纵它。

涵芝:杨老师你的意思说人对自己对工作对生活偶尔不满意是正常的哟

杨永龙:是啊,要不然怎么能有自然情绪之说呢?

涵芝:心理学书上说心理健康与否就看是否肯定自己所以我一点都不敢否定自己

杨永龙:悲伤是一种自然情绪。是这种情绪,让你在不想说再见时说再见,在遭遇到任何一种损失时,表达出内心的悲痛。当你的悲伤可以表达时,你就除去了它。恐惧是一种自然情绪。所有的婴儿都生而仅仅具有两种恐惧:害怕跌下去,害怕很响的噪音。其他的恐惧都是由学习而来的反应,是由环境带给孩子的,是由父母教给孩子的。自然的恐惧是为了让人小心。小心是为了让身体可以活下去。它是爱的衍生物。对自己的爱。

涵芝:杨老师性格极其外向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吗

杨永龙:也有,但发生的几率比较小

涵芝:杨老师抑郁症是不是很恐怖

杨永龙:自然情绪在相应的情境之中就需要相应的表达,而当这些自然的情绪被压抑,就会造成不自然的反应。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压抑自己的自然情绪表达,抑郁症也不是世人所说的那么恐怖,其实就是把自己困在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之中,找不到出口而已

涵芝:我该怎么预防抑郁与厌世呢,杨老师我该怎么样对付这种因为各种担心紧张造成的失眠呢

杨永龙:生活中有许多磕磕碰碰,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伤悲恐惊情绪,只要我们相信磕磕碰碰是暂时的,我们就像对待天气那样来对待自己的一切,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享受各种情绪的过程中享受阳光与快乐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紧张惧怕导致失眠的人,最初阶段主要是为一些困惑自己的事情烦恼、担心、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就这一阶段而言,还没有多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困惑我们的事情,为之失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种情况的失眠一般会在一周之内就会好转。但如果这时由于人们对睡眠知识的不了解或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心理应对方法,那么失眠将进一步严重,这时造成人失眠的主要原因将不再是先前那些烦恼他的事情,而变成了另一问题:要是自己再睡不着怎么办?也就是说失眠原因变成了因为担心失眠本身而造成了失眠。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往往会对夜晚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有时甚至看到床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在这里我们将向介绍如何运用日本的森田疗法对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进行治疗的方法。

1、首先要对失眠本身有正确的认识:就象前面说过的,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的事情,为之失眠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当失眠出现时,我们不应该强迫自己尽快克服失眠,因为你越是努力克服,你的精神就越集中,你就越兴奋,而一兴奋你又怎么会睡得着呢?所以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失眠,接受失眠,甚至是享受失眠,不去想它、不去管它,不把失眠当回事,那么失眠将不会成为困绕你的问题。

2、就是要知道睡眠的规律:睡眠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来让我们每个人进入梦乡,所以当你烦恼而睡不着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用去担心睡不着的问题,只要你静静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行了,睡眠会自然而然地引领你睡着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前一条的最后说不去想它、不去管它的意思。当然进入梦乡的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长或短,你只要记住不去管它,不去想它就对了。

3、就是要知道睡眠时间的长短到底会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担心自己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没睡好会对明天的工作、学习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就睡眠时间而言,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需要晚上睡上10小时,白天才有精神,但有些人只需要4个小时就够了,甚至更有甚者2小时就够了。不过经过科学的研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5小时睡眠时间就够了,所以即便是你晚上没有睡足5个小时,也没关系,因为第二天中午你还可以午休。至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世界上还从没有哪人是因为失眠而死掉的。

4、就是睡眠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不要今天晚上12点睡,明天晚上2点睡,而后天晚上又在9点就睡了。还有就是早上也要定时起床。平时没事的时候,特别是失眠期间,不要白天有事没事就躺在床上。而应该该工作就工作,该学习就学习,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在上床睡觉。

以上四点,如果你能深刻的理解和坚持运用,那么对你的失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涵芝:杨老师我也知道我现在的症状都是因为心理素质差造成的能教我一些培养健康心态的办法马,杨老师我特别爱哭和倾诉这好不好哟

杨永龙:遇到了悲伤、苦恼和烦心的事情,用哭泣的形式来倾诉,也是非常不错的哦

涵芝:杨老师失眠会导致抑郁吗?

杨永龙:抑郁会导致失眠,失眠会加重抑郁。多出去走走,多与人交流。上帝关闭了所有的门。留给自己一扇自内打开的窗,你自己不打开心窗。又怎么能看到阳光呢。学会放弃,放下该放下的,放下了心就宽了。心累了,就给心灵放个假吧。眼睛要多看些美丽的风景,耳朵要多听些动听的声音,最重要是要多用心来体会美好的事情。我们的心才不会累。

涵芝:杨老师你不要笑我哟我都成十万个为什么了没办法我的担心太多了

杨永龙:其实这是过于追逐杂念的结果,这样让自己失去了欣赏自我和欣赏旅途上的风景的机会

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走入自然状态,一月迎春,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石榴,五月蔷薇,六月荷花,每月都有花,什么花开看什么花,能看什么花看什么花。有追求但不刻意去追求,在没有刻意的自然生命过程里,处处有花开,处处有花赏,注重自然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得不到好的结果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结果了,而当我们遵循自然的时候,结果也自然就有了!”我想对是有启发意义的

涵芝:就是杨老师我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我很不喜欢也很担心我那种明明很高兴可脑子里又在不停问是真开心吗?或者为什么这样做?这种感觉很不爽这样会不会导致分裂哟

杨永龙:这不会导致精神分裂,不过高兴就让它自然流露出来,而不是去怀疑和过分的探究,已经知道不爽,那为什么还要让自己沉浸在不爽之中呢?

涵芝:谢谢你杨老师我也觉得自己太不顺其自然了搞得好累哟

杨永龙:是啊,我们人本来就是情感动物,在相应的情境之中有相应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既然是非常正常的,那么就让情绪自然流露好了

涵芝:我都不知怎么搞的对自己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怀疑

杨永龙:这就是让杂念给控制住了,如果按照我上面所说的不管不顾那些有规律的杂念,那么自然也就会走出杂念的控制了

涵芝:不好意思杨老师再请教一个问题我现在喜欢写日记把我的烦恼担心写下来请问应该对我的担心进行分析从而消除吗

杨永龙:这是一种方式方法,也是不错的

涵芝:但我怕这是和杂念的辨解

杨永龙:不过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干自己目前要干的事情,尽最大努力干好当前的事情,对杂念不管不顾才是正确的选择

涵芝:哦好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