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粗心导致失分让我很担心高考

(2012-05-05 06:53:08)
标签:

教育

宋体

课本

题目

知识点

校园

分类: 高考指导

杨老师:

您好!我的月考成绩很不理想,有很多是我粗心做错的,我想高考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平时看上去我并不紧张,但我其实每当考试时很紧张,害怕考不好,遇上自己不拿手的题,如果高考出现了怎么办。剩下一个月了,好紧张啊。既期待又害怕,但还要强装镇定,老师,我怕我坚持不住。

这位同学:

您好!关于你粗心的问题,很可能是①没有认清粗心的危害。总认为“平常做作业也很轻松”、题目都会做,出点小错误没什么了不起。可能你的师长也常常这样评价你:挺聪明,就是有点马虎。所以在你的潜意识中就有了粗心是可以原谅的小毛病,因此,导致在考场上频频出现马虎大意现象。②浏览试卷感觉题目简单,而得意忘行、盲目作答,忽视了题目中所藏的“包袱”,而导致丢分。③平常的练习中一目十行、张冠李戴、丢三落四成了习惯,考试中就会自然而然出现抄错数字、窜行等问题,而导致丢分。④焦虑紧张。平时作业及测验很少粗心,而到关键性考试时常常出现看错题目、书写失误而丢分。⑤求胜心切。为了表现自己聪明、学习好、答题速度快而追求第一个交卷,或看到其他同学交卷而不甘落后,草率作答,匆忙交卷,结果把可以争取到的分数丢失,导致考试成绩低下。或试卷到手急于答题,而无视答卷的要求或规则,而导致丢分。

对于以上原因试提出如下矫正方法供你参考:①端正对粗心现象的认识,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对于学生来讲粗心影响学习成绩,特别是关键的考试会影响人生运势;对于走上社会的人员来说,粗心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会造成家破人亡、违法犯罪。因此我们不能对粗心现象麻痹大意,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②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谨慎细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做事之前自我提醒、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进而形成习惯而消灭粗心。③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每一次考试,在考试的过程中不要去想成绩。④每次考试之前深呼吸几次,把心情平静下来,做完题目之后要伸伸懒腰,再深呼吸几次,把心情平复下来再把题目认认真真的做一遍,就是按你的解法做一遍,检查错误,要是时间你觉得来不及,就每做完个题目就深呼吸几次,检查一遍再做下一题,越是简单的题目越要细致检查。⑤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首先要认真阅读试题做好分析,然后按照分析的思路下笔答题,做完题目之后要检查是否符合解答规范或要求。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注意体脑的劳逸结合,考试之前切忌用脑过度。

知道了粗心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之后,我们再来谈一谈你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是你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审题不仔细:条件看错;计算上的失误;粗心大意。另一方面是你对自己试题拿到手“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没有及时去归纳、整理,从而导致每次测试都会犯同样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把平时的典型错误集中在一起,认真分析错因,找出易错的知识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使其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引起注意,以达到避免犯同样错误的行为。

其次,要意识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后果。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在无效劳动,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毁灭自己的前途,如此一来你就会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冷静地对待考试以及考试中“遇到会做的题就兴奋”而毛躁丢分的现象。

第三,在平时的练习和测验要不断提醒自己认真审题,提取相关信息,找准题眼再下笔。同时遇到“熟题”要告诉自己很可能在其中埋有“包袱”和设有“暗阻”,这样可以达到认真阅读,注意细微变化,挖掘题干关键字词、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的目的。

第四,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高考试题的出题原则一般都是,基础题40%,中挡题40%,高难题20%,基础题、中档题基本上都来自课本,这就是说高考能不能考出理想成绩,关键就看你是否吃透了课本。所以这个时候对课本进行复习,弄清、弄懂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基本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五,凭我的直觉你在很大可能上与精读、细读课本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课本是一课之本,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和根源,同时也是试题答案的来源,你之所以出现那些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真实做到精读、细读课本。记得我曾经与不少临考的同学谈到过,高中特别是高三阶段考试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那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够扎识,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答题是不是符合课本上所讲的规范等等),然后通过自我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找出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达到查缺补漏提高高考应考能力的目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看复习资料,只做习题集,而把课本扔在一边,说白了就是丢掉了应考的根本,高考时吃亏也就成了必然。所以无论是尖子生还是普通生,也无论你是否已经把课本看了许多遍,但是在临考这段时间我们还是建议在把课本仔细看一遍,回归课本不是简单的再去看课本,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发现以前没有引起足够认识的内容以及知识交汇处的内容,虽然试题与课本上的内容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它却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翻新和运用,说白了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把课本上基础概念透彻理解了,同时也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纵横向串连了起来,那么我们的成绩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于你“每当考试时很紧张,害怕考不好”的问题,你要知道:每个人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自己会考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会不同程度的产生紧张或焦虑,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这是因为人在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身心会调动其蕴藏的能量来应付准备应付瞬息万变的事态的发生,这有助于促进我们积极迎考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我们要承认它、接受它和习惯它,并将紧张焦虑当成是学习的好朋友,同时用内心的语言告诉自己张就紧张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不仅不会害我,反而会让我从中受益。甚至我们还可以选择和自己的紧张心理对话,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紧张,自己所担心的可能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这样我们就做到了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该做的事情。当我们考试之前感到紧张焦虑的时候,千万不要克制或提醒自己不要紧张焦虑,而是以坦然的心态对自己说:紧张焦虑就让它紧张焦虑吧,反正我豁出去了,大不了考不出自己理想的成绩,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也不能说我没有去努力学习!当我们这样去想的时候,用不了几分钟紧张焦虑就自然而然消除了。同时要正确认识紧张和焦虑。紧张和焦虑并非全为坏事,这是人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应,这种反应有“预警”和“发动”作用。适当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促进我们积极迎考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不要一发现自己有焦虑情绪就紧张,认为会影响自己的复习和考试发挥,这样压力就会更大,容易加深紧张和焦虑感。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