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162
  • 关注人气:13,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育教师——一个需要关爱的群体

(2011-06-25 10:34:53)
标签:

少儿

甘肃

宋体

心理健康

中国体育报

分类: 论文

全国有三十多万体育教师,他们处心积虑在为几千万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学校,他们早出晚归,收入属“贫下中农”,考评处于边缘的弱势群体;在整个社会,他们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遭人白眼的另类。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文化课特别是高考科目的任课教师,而作为为人生高质量生存奠基的体育教师却很少有人在关注。

当今的体育教师,可以用一位网友的话形容:“误入体育教学之途,一路行来,再想回头,看看日色已过午,只好将就到日暮,平时有了时间就喜欢从别人的教案和文章中寻乐,因此,就喜欢拍,拍砖和拍马屁,如果不慎拍到了阁下,还请海涵。”由此可以看出生存在夹缝里的体育教师,一方面以“拍砖头”发泄,另一方面以“拍马屁”来争取关照。足见体育教师的生存状况是何等的糟糕。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事务多(教学、训练、两操、带班等)、身心疲惫、性格耿直而人际交往差、地位低下等高压之下,再加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超额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荣誉的激励,出现心理、情绪不平衡就在情理之中。据有关对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所做的调查显示,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五位的是:心理承受力差48.57%;适应不良37.1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与偏执分别占31.43%;情绪不平衡28.57%。这可能与他们的价值期望、工资、奖金、荣誉以及社会地位低下有关。

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既需要自己多年摸爬滚打的探索和磨练;也需要国家、社会和单位的关心、关爱和支持。对体育教师的关心、关爱和支持,除了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励和关怀。在我们的社会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心理:体育教师不就是当孩子王吗?蹦蹦跳跳谁都会,你愿意干就干,不愿干,走人,领着孩子玩的人多的是!实质上体育特别是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学生的健康需要符合科学规律的创造性教育来保障,自然外行所看到的“谁都会”的“花样”后面,真正潜藏的规律性的东西却被抛弃了。所以,体育教师为学生健康奠基的良好愿望退缩成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也就出现了对学生进行“性侵害”、体罚学生、工作得过且过、倒行逆施等变态的行为。

研究表明,社会贬低、心理失衡、工作压力增大,是影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心中许多不为人知的苦楚与失落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以后,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化解,就会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雪球核”越滚越大,最终发展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害人害己。北京市教科院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上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师源性心理伤害发生和发展则是必然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博士王成全说,“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对‘教师’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有问题的,我们强调的是奉献、责任,可是比较而言,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获得,对他们的关爱是不够的。教师这一职业普遍存在待遇偏低、工作繁琐、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等都是造成教师心理问题多的主要原因。我们现在的口号应该是促进教师的成长,给教师更多的幸福。社会善待教师,教师才会更好地善待孩子。”

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联合社会机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内在环境,推行人性化管理,应该专门建立教师健康保障机制,使教师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得到调节和排除,进而健康愉快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作者:甘肃金川集团公司第一高级中学杨永龙)

附:体育老师的一封信

我毕业至今已经整整六年多了,学校给予的补助可以说分文也没有,学校从没有因为你是体育教师而给你补助双运动鞋,运动服装更不用谈了。学校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是有目共睹的,工作量大,待遇低。去年,我教二、四、六年级一共18节体育课、每天组织两操、管理器械室、组织学校的小型体育运动、担任全镇教研组长、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还要组织好学生入场、退场,同时还要担任学校的其他临时性工作,最累的时候是镇级运动会、市教育局组织的体育节,一天下午都在操场上,除了上课就是训练(训练费也分文没有)。而我的工作量在全校最低(三个人其中一个是门卫,另一个是图书管理员,那么第三个人就是我了)。去年吗,就更可悲了,补助同样没有,无论你担任多少节课工作量每月扣15元,好在值勤补助3元,办公室负责人补5元,教研组长补3元,值班每月2次,每次2元,这样才算扯平。

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师不怕领导不重视,就怕领导“重视”,因为重视了,同时你的工作量就会加大。因为你每一样活都要干好,就会付出更大的精力,光付出,也没收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干教研组长,凡与体育有关的事情你都要操心,没有别人会去帮你干的。如果你干好是应该的,干不好就会受到批评。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凡事都讲经济效益,人总不能为工作奉献一生,体育老师也是人,家庭负担需要经济支出。现在干的事情总感觉在应付,而不是积极地去投入。现在让我困惑的是:各级部门何时能重视音、体、美这些课程。

(原载《中国体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