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让同学相互监督打小报告可取吗

(2010-11-11 05:33:12)
标签:

少儿

学生

监督

恐惧心理

良苦用心

校园

分类: 教育学习

杨老师:

您好!我孩子今年读初一了,老师让他们班上的同学相互监督,如有不好的问题出现就向老师汇报。

于是同学们之间就相互指责,打小报告,我小孩认为这样不利于团结,你说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向她解释?

老师的这种方法可取吗?可我们该怎样向她说明老师的良苦用心?

期盼答复!

这位朋友:

您好!首先我要说的是“老师让他们班上的同学相互监督,如有不好的问题出现就向老师汇报”,目的是通过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揭发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老师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他就是想通过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来掌握迟到早退、不按时完成作业、说脏话打人、上课说话等不良行为的同学,进而达到因人而教,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但是由于每个同学都是监督、举报或被监督、举报的成员,这无异于把每个同学都置身于紧张和焦虑之中,这是因为这个世界之上的所有人都具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就很容易使人产生谨小慎微、如履薄冰退缩心理和行为,自然影响学习也就不在话下了;另外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和打小报告一方面会出现你的孩子所说的“不利于团结”,致使一些原本关系不错的同学因相互猜忌而关系疏远,甚至还可能发生报复性的斗殴;另一方面同学之间相互监督以及给老师打小报告的方法,让每一个同学都觉得生活在不安全的环境之中,这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乃至产生心理偏差;还有一方面孩子上初中之后逐渐走进了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不仅是学习人际和谐交流和交往的关键期,而且也是发展友谊提高情商的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朝夕相处的同学就是他们最为亲近的朋友,老师让他们相互监督,甚至打小报告,不仅会造成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乃至产生不信任感,而且还会严重阻碍学生良好社会品行的形成。所以我认为老师的做法是有悖孩子们身心设发展规律的,作为家长应该建议老师收回成命。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认识,对错与否你的朋友杨永龙敬请你批评!

杨老师:

您好!我看了你的回复,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班主任老师是年轻人,我转达了我的观点怕她不能接受。

这学期是要结束了,但这位班主任可能要送小孩到初三,所以我提了怕她有成见。

杨老师,我该怎样表达我的意思,谢谢回复!祝好运!

这位朋友: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您可以以匿名信的方式,把我的信件寄给孩子的班主任,这样办主任就会得到反思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