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用什么精神粮食来满足我的心

(2008-12-23 07:28:05)
标签:

精神粮食

所以然

思维能力

专业书籍

创造自己

校园

分类: 教育学习

老师:

您好!下面是我写的博客,基本上是我现在的处境了。

现在的我很是伤感,悲哀。

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封时。心中一腔的激情无处发泄。

知道自己还不是很有才,但满腔的热血憋的难受。想要找到发泄的机会都没有。

再加上心境的不稳定,更使自己憋屈的慌。

前一分钟的激情、干劲。仅仅因为一件小事而乱了心绪,没了兴趣。

悲哀啊……

什么时间才能够有种平步青云、春风得意的感觉。

自责的同时明白了自己还不是一个……

现在需要做的仅仅只是低下高傲的头颅,低调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慢慢来。

天啊!这得需要45年的时间啊!

难道自己这45年中只能是一个平庸之辈。

想想比尔盖次,小小的年纪就有了属于自己事业。

知道他是通过自己的聪明勤劳得来的成果,可能别人会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尺,不要刻意地拿别人来和自己比。

有句话说的好:欲速则不达,一切得慢慢来,只有真正的伏下身子做事,才能得到想要的。

博客上别人把自己的想法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自己干张嘴,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丢人啊!

没事的时候会给自己找点书看看,希望能增长点知识。却不懂得如何把书本上是知识用到自己的身上。

书是读了很多,多半没用上,生活中还是老样子。

刚刚认识的王教授说过,要锻炼自己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很强悍,整天想这想那的。

想的天花烂追,可到了实际中,却做不出。

 

不能揭开自己的心结,把一件事情看的很重。

才发现自己有种钻牛角尖、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黄河不死心的悲哀……

需要看心理医生了,再不看世界上就会多出一位胸怀大志的傻瓜了。

 杨老师能不能帮我在没有学习气氛,充满伤感的学校里找到我需要的生活。最好是给我推荐一些书籍,能让我找到精神上的粮食来满足我的心,麻烦您了,谢谢!

这位同学:

您好!关于你的这种心理表现,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上阙中作了非常恰当的注释——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你的这种心理我在你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也曾经体验过,当时我也认为自己满腹经纶、胸怀大志、满腔热血,但总是遇不到慧眼识才的伯乐,所以也总是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成就大业的热血而得不到发泄。当我参加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少得可怜,距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还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才使我明白了古人所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经典之处。其实我们都有年少的时代,也都是从年轻无知之中发展、成长和成熟的,所以你目前有这样的心理表现也是非常正常的。

虽然有这样的心理表现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也透露出了你没有明确读大学的目的和任务的表现,所以在这里我有必要再给你重申一下读大学的目的和任务:我们老百姓常常称进入大学为“上大学”或“读大学”,这个“上”有升入更高层次、更高领域,探究、学习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意思。这就是说我们上大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读”,这个“读”,一方面要读书(读专业书籍——培养才气;读哲学和成功励志书籍——培养灵气;读身心健康和休闲书籍培养大气等等),另一方面要读时代,还有一方面要从读书和读时代中发展一种系统的、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只有发展出了这种思维能力,我们才能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进而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这也是上大学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多参加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学会组织和利用众人的智慧与力量,培养超越自我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要多结交朋友,学会与异性相处以及爱与被爱,进而发展爱情培养尽义务、负责任、享幸福、获照顾的对等的亲情实践能力。

人活着就需要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幸福、愉悦和快乐,我们享有成功,就需要创造自己的生命!我们创造自己的生命,就需要以实际行动来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的任务。你上大学的任务是明确的,当然就需要我们自己拿出实际行动来完成这个任务。完成这个任务的前提条件就是保质保量的学好当前的专业课程,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时间来完成其他的内容。至于你说“博客上别人把自己的想法发挥的淋漓尽致,而自己干张嘴,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丢人啊!”其实这并不丢人,别人在博客上淋漓尽致的发挥那是他有感而发,就像我写文章一样,当我刻意为写文章而写文章的时候,也会像你一样“干张嘴,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并不说明我水平差,当我受某种情景或某件事物激发的时候,我的“灵感”就会大增,写出的文章让自己也感到吃惊的好,这时候我们读书所积累的潜在才能也就表现了出来。所以我说你写东西“干张嘴,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并不丢人!

你说“没事的时候会给自己找点书看看,希望能增长点知识。却不懂得如何把书本上是知识用到自己的身上。书是读了很多,多半没用上,生活中还是老样子。”在这里你首先要明白:读书是潜在的才能积累,只有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所读的书才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来。其次也要明白读书的作用——首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读书,比如工作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是随时间、空间的需要而变化的;其次是为了感受思想者的睿智、游戏者的乐观、苦难者的忧伤,能够让人心灵开阔,在困苦中自救,在苦难中崛起,在迷失中寻找到生活目标;第三,通过读书可以透过书籍观察世界,观察更广大的人群,发现你没发现的,感觉你尚未感受到的东西,使人变得聪明一点、达观一点、丰富一点、活得更有意思一点。英国的思想家培根说读书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使人生活得更充实。高尔基说,好书读得越多,人的精神就越健壮。可见读书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人的素质和修养将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在人生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读书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因此,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是为了生活的更幸福。

你说“刚刚认识的王教授说过,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其实我们读专业书籍以及完成其他任务的过程,其实就在不折不扣的锻炼着自己的能力,只不过是一种潜在的能力积累罢了。因为它是潜在的,所以我们目前在很多情况之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我们真正积累了足够的潜在能力,那么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会游刃有余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我说,小伙子不要悲观,也不要纵容自己放弃潜在才能的积累的过程,只要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你的人生也就会繁花似锦、果实累累的!

你说让我给你推荐几本书,在这里我先给你推荐于丹的《于丹合订本》,希望你认认真真、仔仔细细阅读,相信它会对你有巨大帮助的。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敬请你批评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