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对待中职生的恋爱

(2008-09-27 08:44:44)
标签:

青春期

恋爱

校园

分类: 恋爱指导

大哥啊,还记得小猴子吧?

好久没有联系了,记得曾经告诉过你,我现在教正常学生,可是,这一年多来,却觉得这些正常学生有很多非正常行为,尤其是恋爱现象……

对于十七八岁的孩子,我了解得不多,虽然通过谈话也解决过一些问题,但对于他们的恋爱,我却不知该以什么角色出现在他们困惑时了——

这周一,有两个分别女生找我,她们都是因和男朋友闹别扭,心里觉得,面对她们的诉说,作为班主任,作为她们的朋友,作为长者……我真的无从下手了,我能做的只是——……可是,听过之后,我自己郁闷了好久:孩子的问题,我真的不知该如何帮助她们更妥当:她们是中职学生,学业对于她们来说,并不是关键问题,如果机械地告诉她们别偏离了自己的主要任务,似乎不现实了……哎哎,我真的很困惑了。

大哥啊,你有没有指导学生如何面对恋爱问题方面的资料??帮帮我啊,嘿嘿,鞠躬啦!——小猴子敬上

小猴子:

您好!见信如见人,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也非常愿意与你在一起共同探讨你所提出的问题。

你说“对于十七八岁的孩子,……的‘非正常行为’——恋爱现象”,这并不是什么“非正常行为”,而是身体、心理、社会现象的正常表现。这是因为十七八岁的孩子,一方面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个体内的性荷尔蒙大量分泌,会促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亲密接触欲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到了不平静的年龄,拥有不平静的心理”,他们需要了解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以及心理和情感上支持。所以他们有这种心理和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只说明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他们已经开始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感悟、经验、探索、实践、创造和总结获得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以及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成长过程了。这时候的孩子们与异性相处其实是在“练爱”,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心平气和的接纳、引导、关怀与指导。

生命的本体是爱,爱是人类的灵魂。爱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思想、观念和言行的体验经验中积累和升华而获得的,真正的爱是信任、尊重、鞭策、激情以及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成长过程。爱能使人获得快乐、喜悦、鼓舞和创造力,更能使人诱发创造思维,发挥生命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全部就是爱的教育,那么,我们的责任就是教会孩子用心灵去沟通、理解,教会孩子正确的爱。其实,男女生在一起并不是我们世俗所想象的那样亲密接触。如果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感觉的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说明孩子长大了,不再处于男女的无知状态之中,对自己的性别有了认同,对异性也产生了强烈的认识欲望,这与寻求数、理、化的知识没什么两样。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帮助孩子和异性正常交往,尤其是鼓励孩子和同学广泛接触,相互交流,共享成长所带来的快乐与烦恼。

孩子既是独立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个体,又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一分子,她(他)既需要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发生关系学会爱与被爱,也需要与社会环境中的人发生关系学会诚实、守信、和谐乃至爱与被爱。每个人来到世上的人都是来体验幸福、和谐、喜悦与爱的,同时也肩负着创造幸福、和谐、喜悦与爱的责任。如果在学生时代没有为体验幸福、和谐、喜悦与爱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我们就不要幻想将来会自然而然创造幸福、和谐、喜悦与爱。

爱是人类的一切,爱是所有感觉的总和,当然也包括中学时代的“练”爱,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批判式、反省式、定性式的方式方法对待它,更多的是往阴暗的一面看和想,而忽视了“青春期学生恋爱”的动态性(感悟、经验、探索)和成长性(实践、总结、创造和升华)。动态性和成长性本身就包含了不稳定、不确定的诸多因素,这就要求师长以最佳的策略——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孩子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生活的体验中逐渐达到心灵丰润、健康与成熟的。对父母、老师的教诲,同学、社会的影响,他们同样会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对不同观念和情境进行比较、选择、批判和整合后,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由此逐步树立自己独立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后再外化为行为。这一过程说白了就是自我教育过程。

青春期的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应该得到尊重。父母 和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孩子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做不做。比起他律,自律的效力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孩子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同时引导学生珍惜爱心,明白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之所以宝贵,就在于它正处于人生发展曲线的高峰时期,心理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在教育中既不要压抑异性交往的欲望,又要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理智控制情感,进而达到“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感比否定它们要好”的目的。

青春期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纯洁而且多情的,爱情这一人类“永不凋谢”的美丽的花朵,在这里可以找到肥沃的土壤,但它毕竟是动态成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园丁顺其势随其性地进行扶持和修剪,使他们走上一条真爱的宽阔的人生之路。

从以上所述,我想作为老师的你肯定会认同,但是,你可能说“我可以采取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看见了好像没有看见一样”,其实这种思想肯定是要不得的,前面我已经谈到“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孩子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做不做。”这当然需要我们与孩子以交流和探讨的形式,让孩子明白正常的异性交往和一对一的谈恋爱的优缺点(这些在我的网页上都有,你可以抽时间去查看《情感问题》《家长_情感问题》),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和自律。当然你还可以以他们到了青春期为由,与班上的同学探讨学校同学之间的交往甚至恋爱问题,并顺其自然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些自我身心保护的一些常识和技能技巧,使孩子们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接受你的“扶持和修剪”。好了,今天就谈到这里,你的大哥杨永龙期待着你“顺其自然”教育成功!谨致惠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