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困惑
(2008-08-03 07:03:53)
标签:
考研情绪暴力思想观念宁理 |
分类: 强迫 |
杨老师:
您好!我是在国外一所名牌大学读书的大二学生。在Google上搜索到了您的文章《一直怀疑自己有同性恋倾向》,真的很感谢您。
从高三以来,我也一直被性取向的问题困扰着。从逻辑上来讲,我其实早就想通了。可是很多同学说感情是无法用逻辑解释的,而看了您这篇文章,我真得觉得自己可以放下了,这应该只是个心理现象,看淡就好。可是,依然有很多东西困扰着我的人生。
我的童年是在江苏一个安静的乡村度过的。小学的时候,不是很喜欢暴力的东西,也很情绪化。也正因为如此,总是被同学欺负,甚至被称作“变态”,也许那时候年少,也不觉得什么,唯一的表现就是逆来顺受,而我又属于哪种早熟的类型。所以,那些事情对我还是有影响的。中学5年,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总是在自慰,而自慰的同时,眼前浮现的,总是那些暴力的镜头,不管我是受暴力的,还是施暴者。好在这一切,只是幻想而已。
我体育很差,中考体育前一个晚上,我一直挣扎到两点才睡觉。那也是我的第一次失眠。而后的实验班考试差了1分,最后只好参加中考。我的中考很失败,出了钱进的高中。
于是高中三年一直很努力,从全校的第300多名一直升到前10名。那时候的努力很单纯,无非就是为了考上清华。可是,在高三上半学期就要结束的时候,我曾经幻想的那些暴力,开始困扰着我,让我感觉难以忍受甚至窒息(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好像没有是非善恶感一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自我调适,最后一模和二模依然不错。可是,就在二模考完之后,我整夜整夜地失眠。到了最后阶段,甚至要父母陪我睡觉了。而高考,虽然考上了全国排名前5的一所大学,却总是觉得有太多的缺憾。当然,后来那所学校有一次为现在我所在大学举行的代招生考试,很幸运的,我通过了这次考试,来到了这里。
来到这里,发现外面的世界很不一样。同学都认为我很单纯。可是,那些童年并不快乐的记忆却屡屡地向我侵袭了,尤其在寂寞的时候,而周围有女朋友的同学多了起来,越发地感觉寂寞。我的成绩不错,现在也在帮教授做项目。看了您的文章,我觉得可能还是花更多的时间在我的项目上比较好,因为我的目标是跟随美国最顶尖的科学大师。当然将来我肯定也会回国,做一个最好的教授,像您一样,启发我的学生。
这个月初还很有动力的,可是现在,周围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一个从国内来的同学跳楼了,突然感觉对未来又恐惧起来了。那个同学的成绩也很好,平时看上去也很乐观,和我自己对照,似乎又有些相似。于是,从前的那些恐惧又涌上了心头。我对朋友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也为国内贫困地区的同学捐过钱。可是,我始终想不明白的是,我的脑海中,为何还是有很多暴力,以至于我自己都感到害怕。我的性格又那么矛盾。我一直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是,总是去想象自己做完全相反的事情,然后越想就越感觉恐惧,却像是真得一样(虽然那些事情从未发生过)。
谢谢您百忙之中看完我的这封信。——宁理
宁理同学: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时此刻的心情,也非常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更乐意于您共同探讨您所提出的问题。
您说“小学的时候,不是很喜欢暴力的东西,……总是被同学欺负,甚至被称作‘变态’,——唯一的表现就是逆来顺受……。中学5年,……似乎总是在自慰,而自慰的同时,眼前浮现的,总是那些暴力的镜头,不管我是受暴力的,还是施暴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有入口就一定存在着出口。比如您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被同学欺负,甚至被称作‘变态’,——唯一的表现就是逆来顺受……”,这是负面情绪的入口,那么您却用自慰和幻想暴力的方式释放了这种负面情绪或压力。尽管您当时并不懂得情绪有入口和出口,但是您独特的灵魂或遗传特质却把您导向了科学而理智的情绪疏泄方式方法之上,使您的心理得到了调节,让您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您既是一个能感悟和遵从自我身心自愈发展趋势规律的人,而且也是一个能在有意无意之中选择科学而合理疏泄负面情绪的奇人。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能感悟和遵从自我身心自愈发展趋势规律”和“能在有意无意之中选择科学而合理疏泄负面情绪”而感到欢欣和快乐才是!
我想通过上面情绪的入口和出口的解释,您肯定会明白为什么“在高三上半学期就要结束的时候,我曾经幻想的那些暴力,开始困扰着我,让我感觉难以忍受甚至窒息(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好像没有是非善恶感一样)”。这是因为高三是学生时代学习时间最长、作业量最大、考试次数最多时期,当然也是最苦、最累、压力最大的阶段,压力大势必会出现紧张、焦虑、挫折、急迫和苦恼的情绪(入口),这是您大脑就会寻找释放紧张、焦虑、挫折、急迫和苦恼情绪的出口,自然而然过去您用自慰和幻想暴力释放负面情绪的方式和方法就派上了用场。但是由于您不知道这是一种释放负面情绪科学而合理的方式和方法,而把它定义为“变态”,然后极力来摆脱,结果使高三生活的压力不仅没有释放出去,而且又增加了一重紧张、焦虑、挫折、急迫和苦恼的负面情绪,当然出现“我整夜整夜地失眠。到了最后阶段,甚至要父母陪我睡觉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您给我来信之前所看的这个案例中,我对当事人说“每一件事都无所谓好坏,好与坏全在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比如,您现在遭遇了困难和障碍使您沮丧、困惑,目前看来它是坏事,但是当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突破了困难和障碍,既提高了我们应对困难和障碍的能力,也丰富和丰盈了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在心智上、精神上和情绪上产生了跨越或飞跃,把我们的人生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又是好事。”您说“童年并不快乐的记忆却屡屡地向我侵袭了,尤其在寂寞的时候,而周围有女朋友的同学多了起来,越发地感觉寂寞”,我的童年与您有相似的地方——“文革”的时候,我父亲被划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经常被同学无缘无故的栽赃、无缘无故的殴打、无缘无故的羞辱,“翻天”、“驴坯子”、“狗崽子”、“反革命”之类的讥讽嘲弄和辱骂几乎时刻与我相伴,遭受同学的拳打脚踢、石子、瓜皮的“轰炸”是家常便饭,扯衣服、扒裤子甚至在阴部涂红抹黑也时有发生,……。当然在寂寞的时候我也会像您一样去回忆,不过我与您不同的是:我认为过去的事情本身并未对我们造成伤害,造成伤害的恰恰就是我们的消极回忆。心理社会学家指出:人生无常,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磨难可能是好事,比如您在有意无意之中选择了科学而合理疏泄负面情绪的方式和方法,锻炼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向我求助来应对困难和障碍等,无疑之中增长了您自我超越的能力,当然也明白了遭遇压力的时候用幻想“暴力”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是科学和理的,这是不是增长了智慧呢?我想一定是!
前面我说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有入口就一定存在着出口,这个出口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是需要当事人用理智的方式方法来加以调整和解决。
下面我就给您讲一讲这个理智的方式方法——
当您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找出情绪的入口,也就是想想看,是什么事件引起的?是什么状况导致了整天无精打采、浑浑噩噩?是什么造成了您今天这么糟糕的感觉?通过这种集中注意力的思考与分析的方法,使您能自觉掌控压力,将心理调适到适合改变的较佳状况。
其次,回想最近一次遭遇压力、挫折的情况,分别找出三种可能是情况好转和恶化的方法。比如,使状况恶化的方法:①砸东西、敌视、怀疑、对他人歇斯底里的大叫,会伤人伤己,弄糟和谐的人际与生活环境;②将不良情绪闷在心里,内心处于波澜起伏,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③……。使情况好转的方法:①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发泄不良情绪,有助于和谐的人际,提高自我心理健康;②找知心朋友倾诉,发泄心理不良和郁闷,如邀请您最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坐下来聊聊天,感受关怀、支持和友谊的温暖。让您在内心深处不再孤单和无助,还可以让您全身心地放松,畅所欲言,达到心理慰藉和调节的目的。③……。如果您想不出其他方法,您可以找您的朋友看看他是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的,相信您会有更好的方法来应对这个问题的。
第三,相信并运用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生活、改变生活,并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我、改造自我,并掌握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四,掌握缓解心理压力的各种办法:①改变情境,主动脱离引起挫折的情景,通过郊游、登山、体育娱乐等活动放松身心,摆脱挫折感。②发泄法通过倾诉、放声大哭等发泄情绪的方法释放内心的压抑。③升华情调,把精力投入到更高层次的追求中,以转移对挫折的注意等。实际上,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时,要把它看成是对自身的磨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正是在应付压力的一次次磨练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足够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常常是一个经历过种种曲折的勇敢者。
第五,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我生活的环境很安全”、“我在这个环境中愉快”、“我的一切都是轻松、快乐的”,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一些负性的评价。同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能力才会有自信,才能挑战自我走向成功。
第六,当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时,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诱发负面的情绪加深加重,同时也可增强您的适应能力。
第七,积极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当个体独处时心理活动会向自己的内部转化,它的范围、内容、认知都受的局限,这样就会造成孤独、焦虑、自卑、情绪化的“第三状态”,以及不被他人理解。所以,这就需要关心和注意他人,积极与他人健康交往。当自己被他人关心、关注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倍感温暖、倍感安全的自信和快乐油然而生;同时心理也得到净化,心态也会得到平衡,当然烦乱的心理也就会在健康的交往中逐渐消除。
第八,主动去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更有利于他把不良的心绪宣泄出去,当然也可以增加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人际关系和谐之后,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您,使您在融洽、关爱之中淡化或消除烦乱、焦虑的心绪。
最后需要对您说的是:人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习惯,有正确的习惯就会有正确的性格,有了正确的性格就会有好的命运。您的一生是否幸福,根源还在您自己的思想观念。只要摆正了思想观念,那么您的一生就会幸福永驻。就此止笔,您的朋友杨永龙希望您放开自己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帮教授做好项目,争取在教授和同学的认可和肯定中享受潇洒人生!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给我的分析。以前我总以为自己只是幸运,才最终度过那一些难关,因为我每次想起过去那些很暴力的想法,总是觉得自己过的很不可思议,甚至感觉后怕。而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有时候也过于理性,对于每一个问题总想找一个有逻辑的解释。而您有关情绪入口和出口的解释,让我感觉其实自己还算不错的学业其实并不是偶然的,也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我想我自我封闭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是我应该用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同学的时候了,生活除开读书和研究,的确还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而在国外,更应该和周围的同学互相支持,分享快乐和成功,分担忧愁和痛苦。
看到那么长的一封回复,我很感动。因为自己的经历,以前觉得国内的人太过势力。但我现在真的不这么觉得了。因为两个人——一个是您,另外一个是暑假在南京偶遇的一个卖书的老人。将来我会回国,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我给他们的快乐和希望,只是用一种和您不同的方式。
最后,再次真诚地向您致谢。也期待将来有这么一天,和您分享我的成功。——您的学生: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