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迎接高考校园 |
分类: 高考指导 |
杨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回信,看了以后很受教育。
我在想是否自己对小孩的教育真的有问题,才造成今天小孩对我的不满情绪?其实我也很痛苦,看到同事的小孩成绩又好而且很用功,自己的小孩成绩不是很好,到现在还不是很抓紧。昨天我和儿子又很不愉快,他们学校昨天下午和今天休息,我儿子昨天玩了一个下午,到家我问了他几句,他就很不开心,还哭着说我管的他太紧,我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和他说话了,很苦恼啊!——曲颖
曲颖女士:
您好!在将近三个月与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发现您的确如儿子所说“管的他太紧”。从三个月以来您对儿子的描述,我觉得您的儿子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并且“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这样的儿子应该说是一个“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佼佼者。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在上一封信《临近高考孩子为什么对我反感》中已经给您传授了方法,但是您却爬上高山望高山,恨不能让他变成一个机器人时时刻刻坐在桌前学习,就是您的这种心理和行为一方面让自己自寻烦恼,另一方面让孩子厌倦、烦恼和郁闷很难静下心来学习。说轻一点您是在关注孩子的前途和命运,说重一点您是在给孩子实现自己的目标、执行自己的计划制造麻烦。为了更有利于孩子实现自己的目标、执行自己的计划,我建议您从现在开始把管理孩子学习的行为,转移到关心孩子的生活上来。
您说“看到同事的小孩成绩又好而且很用功,自己的小孩成绩不是很好,到现在还不是很抓紧”,其实从您给我写第一封信开始,我就一直从您的信中捕捉有关您儿子学习的信息,所以我觉得您的儿子是一个“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佼佼者。您的孩子“学校昨天下午和今天休息,我儿子昨天玩了一个下午”,他是在用积极的方式和方法在为自己调整心理和疏泄压力,在他的心理上是想利用半天痛快的放松,来换取一个多月精力充沛的学习时间,所以我一再强调走进孩子的内心,以同理心来与孩子达到心灵共鸣。再说了,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是有个人特点的,由于同学之间的具体行动计划不同,所以我们在同一时间内就会看到有的同学在学习,有的同学在玩,这就犹如我们在饭馆内看到吃饭的人川流不息,这并不等于说每个人成天都在饭馆吃饭。
您说“我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和他说话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把上一封信中的内容再重复一遍: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过多地督促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怎家焦虑和烦躁情绪,这个时候鼓励或鞭策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当孩子与您说困难或者心中的压力时,您要多听少说。不要说哪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您只是带着耳朵听,不要去说什么“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您,只要尽力了就行”等)孩子给您说压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您的信任。其实她自己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是您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这个时候您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慰籍,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你都是妈妈/爸爸的最爱,妈妈/爸爸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
以上仅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敬请您批评参考,您的朋友杨永龙祝您的孩子考出好的成绩,走进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