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随笔 |
今日拜访朋友回来路上,上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跟同事聊一些关于工作的事情,间隙留意了一下车内,惊奇的发现车内居然有镜子、报纸、纸巾、创可贴等等,心里不由感叹这个开车师父真的很有商业头脑。于是随口问了句:师傅,这些都是要收费的吧?师傅很不高兴:干嘛都扯上钱啊?
原来都是为了方便乘客而准备的,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小小的空间里,可以看得出来小抽屉、小挂件也都是精心设计的。车座套上挂着两个小袋子,里面放着当天的报纸,还有一个小日记本,是用来乘客留言的。
不由的震惊,在北京,出租车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幸福指数最低的行业了,高付出低收入,再加上北京交通的拥堵(有报道说,高峰时期的高峰地段车辆行驶速度居然每小时不到10公里),从业者往往都是怨气十足,一般上车之后往往会听到开车师傅的抱怨。如此的心思,如此的呵护这个职业,在我来到北京6年半、打了无数次车之后的今天,让我真的很感慨!
可惜我不是权势者,不然我要给这位师傅一个荣誉市民的称号;可惜我不是企业家,不然我要请这位师傅做我的客户服务总监。如果老外坐上这辆车,我相信北京的形象会因此而提高一大截,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是荣誉市民?如此细心周到、热爱自己的职业的人,怎么可能会怠慢客户?
师傅姓宋,这是我从那个小留言本上看到的,师傅告诉我这是第24本。翻开留言本,上面都是乘客的赞誉,有本地的、外地的、中国的、外国的,说得更多的是希望北京所有的师傅都能这样热情。这难免让我想起北京火车站边上的市话一分钟一块钱的奸商,敢把五棵松从一棵松开始走起的黑心司机,利欲熏心的现代社会,他真的如同一朵青莲,如此芳香!
感慨很多,也有很多混乱,一时难以理清,暂且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