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不祭台骀神此生枉作山西人

(2015-06-20 10:24:26)

http://s7/mw690/001lhGghzy6TcTZV1Bkb6&690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啦!山西太原晋源地区的人们照例祭奠河神台骀。而据晋源当地的老人历代相传,端午节包粽子等是为纪念台骀的,这个习俗早于江南纪念屈原吃粽子的习俗。治水英雄台骀被古人誉为“汾河之神”,关于台骀治水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

 

百度词条显示,台骀是上古时代汉族传说中的人物,黄帝的五世孙、少昊的玄孙,为帝喾的治水官。台骀治水早于大禹治水,是中国史上成功治理江河的创始人。《左传》里面记载着台骀是远古太原最早的开拓者,是名符其实的“开发山西第一人”,亦无愧“华夏治水第一人”的赞誉。台骀一生活动在汾河流域,因为驯服汾河的巨大功绩,台骀死后被汾河沿岸百姓广为供奉,太原、宁武、汾阳、侯马等地至今仍存有多处台神庙。

 

太原市晋源区是古晋阳遗址,这里在远古时期曾是晋阳湖所在地,流传着“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传说。台骀成为水官后,发现晋阳湖底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便决心把湖水放出,让百姓有田可耕。于是台骀带领百姓在灵石山选好突破口,开山凿石。但是当年台骀治水条件十分恶劣,山石坚硬难掘,白天挖山,晚上石头又会长起,总是挖不完。而且毒虫、毒蛇遍地,又因天气炎热,人们连续病倒,工程不能进展。台骀母亲得知后组织村里妇女,将晋阳湖边的红枣、糯米用苇叶包成粽子,煮熟后连同米酒、雄黄酒,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放在竹筏上,顺水漂送到台骀那里。开山凿石的人们,吃了粽子,身上点了雄黄酒,顿感力增百倍,不久就掘开了灵石口,把汾水引入黄河,现出了万顷良田。人们感念恩德,此后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以包粽子、挂艾草等方式纪念台骀。

 

台骀自春秋郑国子产封为“汾神”,历代皇帝给台骀加封谥号,朝中达官贵人也常题辞朝拜。唐代宰相令狐楚有《谢雨碑文》,金代宰丞贾益谦有《祈雨获应诗》,清代驰名海内外的清官、大学者徐松龛有《修建雷鸣寺记》碑文,均对台骀大加赞颂。台骀治理汾河流域根治水患,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繁衍后代,并加速了社会、生产、文化等方面优于其它地域的发展,更为其后尧、舜、禹相继在晋南建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奠定了地理与物质上先决条件,使华夏文明在三晋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5000年悠悠岁月,台骀的功绩与影响犹如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着整个三晋大地。

 

距晋祠十余里王郭村的台骀庙是原太原县台骀公庙,方志记载此庙唐朝时就有。晋祠内的台骀庙,坐落于圣母殿南侧,里面塑有台骀神像,白面长须,神清气静。宁武县汾源雷鸣寺的上方有台骀祠,定河村又昌宁公冢庙,祠内供台骀夫妇塑像。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台庙位于侯马市西台神村,经考古勘测台神庙位于当时晋景公宫殿的正右侧。这座庙宇建筑格局体现了我国古代庙宇“三教合一”的独特风格,将释、儒、道三教的崇拜有机而互不冲突地融为一体,台骀庙献殿横梁上悬挂一面金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能三不能”。

 

近年太原市东山城郊森林公园以台骀山为中心开发,而台骀山正是台骀羽化成山之地。千百年来,台骀屹立于山顶,默默地守护着龙城。在台骀山顶台骀化身地依旧貌而复修台骀像,台骀神灵眺望山西大地护佑着三晋子民。台骀作为开辟三晋蛮荒之地的第一人,在端午节到来之际都应该祭奠,正所谓:端午不祭台骀神此生枉作山西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