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舞》狂飚劲舞
1月24日晚,享誉世界的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在泰州大剧院精彩上演。《大河之舞》采用如同史诗般宏大壮美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民族变迁的历史,爱尔兰艺术家们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轴,加上美国黑人踢踏、百老汇踢踏以及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弗朗明戈舞、俄罗斯芭蕾舞,为观众展现了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种种苦难后流离失所,之后重建家园的长篇血泪史诗。
大幕拉开,仅像一本书大小的迷你手风琴、爱尔兰风笛和小提琴、手鼓等各种颇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乐器奏响,伴随着富有爱尔兰民族特色的旋律,演员们边奏为唱起净澈哀婉的歌声,把观众带入一个原始充满神奇力量的世界。当铿锵有力的节奏响起,气势如虹、整齐划一的踢踏群舞开始了,20多双修长笔直的美腿,在舞台上一字排开,整齐的踢踏舞步以超乎寻常的频率在舞台地板上营造出千军万马的声音效果。在“踢踏竞技”环节,两名黑人舞者与3名爱尔兰舞者展开了一段令人大开眼界又诙谐幽默的踢踏舞“pk”。两队舞者互不相让,俨然把表演变成了一场脚尖上的决斗,表演不断升温,观众的掌声如潮。黑人舞者们跳起舞来恣意张扬,手舞足蹈,用花哨的脚法来表达原始的自由;爱尔兰舞者的姿态则充满了优雅的矜持,将力与美通过精巧细腻的步法来呈现。通过双方精彩的“较劲”表演,将踢踏舞的节奏感发挥到极致,让观众最直接地感受到了爱尔兰风格及美国风格这两支踢踏舞的正面碰撞。在“火舞”一幕,随着灯光渐亮,红衣如火的舞者出现在舞台上,西班牙弗朗明戈舞和踢踏舞的完美融合的舞姿奔放如火,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美丽而桀骜不驯的灵魂。
在管弦乐团的独秀环节,爱尔兰艺术家还演唱了中国的《康定情歌》。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中国歌曲《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响起,让场内观众感到格外亲切,热情的观众有节奏地鼓掌。
演员谢幕时,观众意犹未尽,艺术家们一次又一次地加跳了“排山倒海”般的群体踢踏舞。可能观众不知道,精彩的踢踏舞背后,是演员们辛苦的付出。演出前,泰州中医院的按摩师为演员们进行了20分钟的按摩,演出结束,记者在大剧院后台看到,几名女舞蹈演员穿着练功服,光着小腿伸进两只直径约80厘米放有冰块的圆桶。泰州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剧团的要求,购买了40斤冰块放在两只水桶里,因为演员们演出当中的舞蹈量太大了,演员的脚踝不堪重负,每场演出前后都要做冰敷和按摩,人要站到放冰的冷水桶里冷却他们的脚踝,保护激烈跳舞后的脚踝不被拉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