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谈谈心意六合拳的“中节”为用

(2014-09-07 11:34:48)
标签:

转载

分类: 非遗国术文化-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重视整体,反对局部,尤其强调劲力产生的”,谭全胜老师常说:“传统武术讲究发劲,不是用力,不能做局部之功。从劲力的发放的角度来分析”,要有以下要素:1.传导通畅;2.叠加最大化;2.穿透性要强。


  心意六合拳运动时要求三节做到起、随、追”,此三字讲的就是劲力的传导关系,希望大家用心品味、体验。劲力的传导一定要通畅,否则练拳不但难以获得 技击性,而且严重者还会导致机体受损,如肩关节、胯关节没练好,则容易导致肩、胯的局部损伤,甚至脊柱畸形,这是力量窝在局部所致。为此,要求学者注 意以下几点:1.加强关节周围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弹性、延展性。武术中筋长力大就是此意,打基础阶段一定要合理的抻筋拔骨。心意六合拳 入门之始,常让习者练习鸡步”,如左足前则右肩前,形成拗式”,这样肩、胯与脊柱间各关节受牵拉最大,起到对筋骨的抻、拧、拔、裹之作用,对劲力通畅 非常重要,也是提高身体速度、贴身发力的基础,尤为重要的一点是鸡步对胯的锻炼作用非常大,谱云:“鸡有独立稳固之功”,胯的松沉、转换可以在练习鸡 步中得到。各家拳法均要求速度,但着眼的方向却不尽相同,拳击、搏击术等以速度球、手靶等训练,按照每秒打几拳来判断速度高低,以肢端(梢节)速度为重 ,而心意六合拳却追求身速”,要求身子速度,不是表象的拳、脚的速度快,从实战的角度考虑,这才是真2.关节之间要有合理的角度。工人用 软塑料管传载水去浇灌路边的植被,如果软管局部形成一个很锐的夹角,那么水流则不畅,夹角处的压力也会增加,造成局部破损。人体的劲力在关节处最易 ”,拳中要求肩松且撑、裆圆等均是防止劲力。拳中背圆、牮柱式、头顶项竖、尾间下沉等要求也有此意。


  拳术的本质在于技击,技击性的首要条件是劲力的透、整、杀伤性,但传统武术要求的劲力有别于局部肌肉收缩产生的肌力,它是在意识引导下以及气的催促 ,以人体中轴线大关节(脊柱、肩、胯)为枢纽,通过骨骼杠杆作用、中轴线附近深层肌肉协调收缩(核心部位肌肉)及外周肌肉配合下表现的特殊力量,它既不 同于现代体育运动中的爆发力”,也和柔软体操的软绵力相异。劲力要像巨浪般,有起、落、翻,心意六合拳先贤称之为翻浪劲


  如何使劲力达到上述要求?
  
  一、要求形要合规合矩
  
  心意六合拳讲究六合”,其中外三合要求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这是就形合乎规范的基础,也使劲力叠加有方向性,否则方向不一致,又怎能 谈及”?当然外三合不是摆个空样子,要找到关节面之间、关节阴阳两面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拳中称为缩中有展,展中有缩缩展二字一命 ”,其重要性习者不可不知。很多习者定式时拳架很合乎规范,但运动时则散乱无章,还是没有真”,要知道运动中的才是最重要的。心意六合拳强调 双边练法(一左一右)旨在周全左右,强化动态的”,习者需认真练习,摇闪把不但有单边的练法,而且有双边的练法,很多初学者不明先辈的 苦心,认为练习其中一种即可,这是不对的,毕竟其一为强化单边腰胯、另一为强化劲力前后转化,很多习者只会一边打法(如左脚在前),白白浪费了自身的潜 力。
  
  二、把握运动核心部位训练
  
  在近几年间的力量训练发展中,发展运动员重心周围肌肉力量的核心力量训练(Core Training)成为国外众多体能训练专家和教练的研究热点。从2003年开始,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的体能训练杂志,每年都有研究核心力量训 练方法的文章,国内于2008年左右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博士论坛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瑜伽训练中也强调核心稳定。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训练能更好地提高竞 技成绩。国外主要利用瑞士球、平衡板等方式在不稳定的支撑面上训练。武术自古就要求身劲”,这是中华民族先辈们的大智慧,较之西方近年才开始关注要早几 百年,从训练核心力量的方式、方法上有较西方竞技体育有所不同,有相关专长的传统武术习练者可以进一步研究,以使我国武术优势彰显。心意六合拳一直强调 中节”,拳中云:“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中节训练实则着重于腰胯、肩胛带区与脊柱。本人仅从肌肉的角度来简单分析,心意六合拳要求:裹裆(髋内收肌) 含胸拔背(前锯肌、胸横肌)、头顶项竖、尾间下沉(竖脊肌、髂腰肌)、气沉丹田(膈肌、腹横肌、腹斜肌),在以上状态下,有使背部向腹部包裹的感觉( 向、横向两面),如同伏地而待扑食之虎。在前文谈过,人类和虎豹的差异大概如下:虎、豹的背肌发达、延展性强、力量大;虎豹的胸、腹部肌肉较为弱、延展性 ;虎豹扑食之力以脊周肌肉为主。心意六合拳古时也有称兽拳”,视身腰部训练可谓是重中之重,拳中称:“一枝动,百枝摇心要动,内要提,外要 手起似虎扑”,一枝则是主干,位于中线。心意六合拳习练确有很多和别家不同的要求,谭师常说:“多见树,少见人”,确有良益。练过盘树的人 都体会到同样粗细的树木,靠击活树反弹力大,而靠击枯木时明显反弹力小,同样盘练者如果用肢体力量不仅疼痛而且没有劲力,而应用身劲则肢体受反击而致疼痛 感小,劲力发放也流畅。简而言之,不管树木还是人体,“主干最重要。上面我提到的肌肉都位于人体中线附近,位置也较深。与调整人体稳定、协调、瞬间位 移、传递力关系密切,而且上述肌肉通过筋膜连成整体(具体分析已经另文专述),通过上述姿势调整可以感知这种连通,并且使相互之间潜在的功能(整体性、协 同性)表现,应用于武术就是改变后天拙力,使劲力得以生成。盘拳、站桩时要求”,主要是浅表的肌肉、非核心部位的肌肉尽量放松,使维持姿势、提供中轴 (躯干)力量的肌肉起主导作用,如此盘拳、站桩时,方有整体如一内提外随等感知。拳中称松而不懈”,个人认为主要为浅表、非核心部位的 肌肉,“不懈主要指核心部位、较深的肌肉。心意六合拳以鸡腿龙身熊膀的要则、相应方式来达到强化身腰核心部位,更以二节棍”(长度为 每节一米左右)大枪”(大杆)来进一步强化。
  
  三、减少横向移动范围
  
  谭师在教授我们习练心意六合拳时,很讲究片身以入”,我认为夹缝中求生存的表述很合理。卢式心意六合拳讲究以龙吊膀摇闪把追风赶 作为老三篇,意义深远,为卢嵩高先生为后学者能尽快步入拳学之门而作的点睛提携龙吊膀就很强调夹缝中求周全”,只有这样才能找到 龙腰肩之起落”,也只有这样才能进身。未习拳技先明理”,不明理难以习好拳技,更难有所弘扬和革新,这样传承下来的只是空。很多拳家反 对、批判心意六合拳,认为心意六合拳在直线上行拳是不科学的,因为稳定性差,也不符合实战时的要求”,这是外行话。我上大学时住集体宿舍,夏天大家 都用盆接自来水冲凉、洗澡,在高峰时刻用水人一多,水流则很慢,于是在水龙头上接软塑料管直接对身体冲并且将排水端管口压扁,不仅方便而且速度也大,排水 端若很小,则水流冲击身体力道大。心意六合拳不仅要求双足行于一线,也要减少双肩、双胯的横向移动范围,实是高明之举,后习者若不明先辈苦心,则枉习拳 技。拳中云:“牡丹花开满树红,到老结果几个成,可叹先辈传艺苦,今得衣钵有几人?”希望习者用心练拳,拳无好坏,差别于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