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D-SCDMA智能天线波束赋形能力的讨论

(2006-08-17 19:32:15)
分类: 通信与ICT

大家都知道,目前已经产业化的智能天线主要是8天线阵元的天线,于是很多人会关注智能天线是否由于阵元的限制只能支持8个用户,或者说只能赋8个波束,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理论上,智能天线所生成的赋形波束数量,是没有什么限制的。但是从目前的TD时隙结构来进行一个分析,一个子帧上的单个时隙内最大支持的用户数是16个(SF=16时,最大16个码道,单码道速率8.8kbit),那么智能天线同一时刻只需要生成16个波束即可。如果不考虑同时接入,智能天线+DCA算法,完全可以允许一个波束内覆盖多个非同一时隙的用户,系统实际的容量并不取决于智能天线的阵元或者所赋形的个数,而是受限于基站的容量配置。

通常智能天线的下行赋形算法有如下两种:

 一种是GOB(Grid Of Beam)算法(又称波束扫描法):是基于参数模型(利用信道的空域参数)的算法,使基站实现下行指向性发射。利用上行信道信息,选择DOA估计算法,估计出用户的到达角度。利用上下行信道对称的特点,确定赋形角度。

 另一种是EBB(Eigenvalue Based Beamforming)算法(即特征向量法):通过对空间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值的分解来得到权矢量。实现方法就是找到第K个用户的权矢量TD-SCDMA智能天线波束赋形能力的讨论 使得r最大

       TD-SCDMA智能天线波束赋形能力的讨论  

 

       目前TD-SCDMA的波束赋形算法根据用户与基站多天线之间的信道估计,自适应的产生赋形权系数进行下行赋形,因此并没有波束数量的限制。多用户的下行数据经过赋形之后叠加再进行发射,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赋形权系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