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地大力兴修水库,当争朝夕

(2007-12-04 10:18:56)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我写的文章
 

各地大力兴修水库,当争朝夕

                                                    文/江河

     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加快变暖,世界各地的局地恶劣气候事件也频频发生,这些都不时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人类是到了该未雨绸缪做一些准备的时候了。在我的印象中,气温的上升和降水的减少应该是相伴而行的。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小溪的潺潺流水从自家门前经过,然而时至今日,那小溪早已经干涸。家乡许多大河都变成了小溪,地下的水源也日渐枯竭,我想,这不仅仅是只发生在我家乡的情形吧!在全球的很多地方,人畜饮水问题已成为当地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就在去年夏季的较长一段时间里,重庆市很多地方降水稀少,人畜饮水得不到保证,人们不得不赶着牛车、马车和其他运输工具去远处运水,日常生活一度因为缺水而面临很大的困难。一些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库倒是蓄积了一些水,然而却因为设备年久失修而无法供人们使用,村民们不得不望水兴叹。我在想,如果持续干旱的时间再长一些,影响的范围再广一些,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难道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还要得过且过地侥幸过日子么?如果全国性的大旱之年不期而至,我们又能够从容地应对么?

    在我的印象中,现在全国各地的水库大都是70年代前后修建的,很多水库的设备已经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可以想象,一旦遇有突发性的强降水天气,这样的水利设施是很难保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事实上,虽然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已经很高,但是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有时候还是很脆弱的。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从现在开始,全国各地都要统筹规划,翻修旧的水库,兴建新的水库,以使各地均能从容应对大旱大涝之年,抗击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各地的老百姓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兴修水库的好处自是不用多说的。天上降了雨水,我们就把它蓄积到水库里,使用的时候自然会很方便;而当强降水来临的时候,水库就可以把过多的降水蓄积起来,就不会发生洪水泛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我认为水库的合理使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地的小气候,水库的水利于植物的生长,而地面植被增加以后,植物蒸发的水汽就会增多,局地降水自然也会随之而增多,这样的情形就会使自然界形成正反馈作用,局地小气候就会逐渐有所改善。当各地都修建了水库并合理使用后,众多改善了的小气候就会影响大气候,从而逐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我想,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决策者们要高度重视各地兴修水库的重要性,否则他们就不会做出各地兴修水库的科学决策。二是国家要从政策、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各个方面大力投入此项事业,因为这是一项公益事业,所以,只有国家出大力气才能彻底把它解决好。当然,采取吸引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和方法也是可取的,就是这样做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揣摩和探索。三是需要科学规划,在各个地方都修建水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聘请水利专家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专家共同调研后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比如,在什么地点修建,修建多大规模,全国如何统筹布局,统一调度,这些都是专家说了才能算数的。四是要狠抓落实。当认识到位后,领导还要狠抓落实,否则,如果行动苍白无力,那一定会是无济于事的。要实施这一伟大工程,就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使各级干部都踏踏实实地投身于水库修建的工程中去,要将修建水库的成效作为考核地方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要使他们真正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策落实好。五是要发动全民来参与建设,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只有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才能把这一伟大工程建设好。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呼吁大兴修建水库之风早日能够来临吧﹗让美丽的水库早日能够星罗棋布,让我们居住的地球家园早日能够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