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去
(2012-10-04 19:50:35)
标签:
育儿 |
现在听到越来越多的就是“打回去”、“抢回来”。。。。这种以暴制暴的儿童教育。昨天在动物园一个小女孩捂着眼睛跟她妈妈告状说谁打了她的眼睛,她妈妈就告诉她打回去。旁边一个人觉得有不妥,那个妈妈问:“那你说怎么办?只有打回去!”
是的,在暴力已经发生之后,我同意打回去,并且狠狠的打。我跟竹子也说扇他!不会是吧?妈妈怎么扇你,你就怎么扇他,会了吧?要不然呢,人家一边打你,你还一边跟人家讲道理“打人是不对的”,这种SB不打你打谁呢?!
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暴力?几个月的婴儿打人那不算打人,可几岁的孩子打人就是打人。只要是故意动手的情况,绝对打回去。在幼儿园里每个班上都有那么一两个爱打人的小朋友,如果剩下的小朋友一起打回去你们看那个孩子以后还敢不敢。就是因为很多小孩都接受挨打,挨打了以后去找家长告状,有什么用呢?家长老师代替你去训斥他,还不如你一个大嘴巴返还给他。
现在竹子又冒出来一个新问题,他在外面挑起事来以后竟然跟别人说“我妈妈在这儿,你敢打我,我就去找我妈妈。”然后别的小孩就老实了,他就继续撩闲。我直接把他吼过来,指着一个地方让他站好,别以为在外面人多我就不好意思开吼。回家后再告诉他,“你别指望我会帮你,你在外面找事回来我就抽你!”
告诉自己的孩子别再外面惹事,不要做“故意”的事情,再告诉他如果被侵犯了就要狠狠地打回去,最告诉他如果是他的错就别指望老爹老娘会帮着出头,回来一顿打,让你闲的!
---------------------------------------------------------------------
补充一点,以暴制暴并不是家长的教育特色,托儿所、幼儿园的老师也会这样教育来告状的孩子。目的就是一个,让孩子们认识到软弱就会挨打,有本事你就强大起来。
竹子有一次找老师告状说谁抢了他的玩具,老师就跟他说“去抢回来”,然后竹子就勇猛的去了,也抢回来了。之后老师把那个孩子叫过来,“让你抢别人的东西,现在知道了吧?别人也是会抢回去的!”然后就告诉他要学会等待,等别人不玩了自己再玩,或者上前问别人还要玩多久?告诉对方自己正在等这个玩具。
但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说什么“算了”、“再怎么样都不能打人啊!”、“打人是不对的!”,这就好像那句最讨厌的劝架金句:都少说一句吧!
有用吗?这种以“柔”制暴的方法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