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商业保险,到底哪些是重点关注的因素(个人意见)
(2009-09-04 17:15:59)
标签:
商业保险中资安联集团消费者投保书中国财经 |
作为一名消费者,特别是身处中国大陆地区.购买保险时所遇到的困惑是很多的.金融产品的复杂,代理人销售时的统一口径(我家最好,别人都不行),让保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肇事要费些精力.
保险通常是个一种长期投资行为,一般的时间周期要持续几十年甚至是终生.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总想尽量全的考虑到各种因素.个人认为,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有些因素是您根本不必担心也无法左右的.那么,在购买商业保险时,哪些应该成为您重点关注考量的因素呢?!下面简单评术一下.
中资外资均有保障---
"买保险就买国内公司的,本质有保障",我相信这句话肯定是国有公司的代理人编出来.事实上,中资外资在公司方面都是有保障的.前一段时间在文章<关于一些您可能不太了解的外资公司>中,我提到了类似问题--目前中国市场上纯中资的保险公司只有中华联合保险一家.其余公司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在内的国字头公司均有外资成分.从这个角度讲,其实没什么可选的.
新的保险法中明确强调.成立保险公司,净资产不得少于二亿元人民币.其实,能开的起保险公司的,都不是小买卖家.另外,在运营过程中,如出现偿付能力问题,保监会会强制要求寻找再保险机构,限制其各种展业费用.帮助消费者维护权益.
不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凡在中国地区经营保险业务的,都统一要受到中国保监会的监管,另外,外资公司的投资渠道更是会受到保监会的重点关注.
在国内,许多金融消费者误认为银行是最稳定的金融机构,但从法律角度,只有保险公司是不允许随随便便宣告倒闭的,其他金融机构都有宣告倒闭的权利.所以,这些您大可放心.公司背景基本不在您的考察范围内.
如遇战争,外资公司会不会来个"卷包烩"?---
这一点是谁都无法承诺的,但从历史数据来看.国际品质的大公司不会轻易放弃某个地区的市场.比如,英国保诚集团和德国安联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几乎连总部大楼都消失了.但是在恢复业务以后依然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其品牌的声誉.单从这一点上说,国际品质的保险集团在信誉方面绝不是国内公司所能匹敌的.
购买保险.最终要回归产品---
在新的保险法中提到了一点,及日后每个投保书当中都必须附带产品条款.条款中需用足够引起消费者注意的方式列名保单除外责任.我举双手赞同这个做法.有人说.卖产品是在卖品牌.卖概念.别的行业不好说,但我认为在保险行业这种做法不适用.因为最终消费者的权益还是要落实在产品条款当中.不能围绕保险条款,谈任何其他的都是胡说八道.
所以,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消费者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产品本身.条款设计是否人性化.价格是否公道,这才是您关注的重点因素;
侧面了解公司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您的理赔以及保全的速度问题.所以,如果您认为自己有这个精力,可以侧面了解一下保险公司的售后服务情况.当然,建议您询问的是第三方中立机构,而非同业公司;
企业文化值得参考---
大部分消费者认识购买保险只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很少细化了解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但事实上,公司的企业文化决定着它是不是可以和您建议良好的长期关系.数字和报表只是些字面上的东西.只有灵魂层面的问题,才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人的因素最为重要---
公司.产品.服务,最终都要归属到站在您面前的那个人.不同的人决定了您最终购买的产品.所以,选择一个专业过硬.服务周到的销售人员才是根本与关键.每个消费者都希望接受咨询形式的销售服务.所以,在您接触保险营销员的时候,不要草率签约.多与其沟通.了解行业信息,询问同业公司信息.此人是不是专业,您一定能觉察的到.
感谢阅览
明亚_北京保险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