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单是条款,不是理念(转自保险赢家2009年5月刊)

(2009-06-22 18:52:10)
标签:

保单

赢家

理念

谈资

朽木

中国

财经

前言:保单,是格式条款,是十分晦涩的,就象医学术语,可是,为什么人家大夫说的话人人都听得懂,都可以搞清楚,又十分准确?是因为人家太专业了,入木三分,举一反三,可以将晦涩的术语通俗化.电话中的那位代理人为什么做不到?一是她自身素质太低了,理解能力太差了----朽木就是朽木,你再怎么精心雕琢也无济于事.二是培训内容本末倒置了----理念讲的太多了,语录说的太多了.世界地图画的太大了.你告诉代理人,推销保单,就是推销理念,她很听话,满嘴都是理念,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无关痛痒的理念.

 

两个人见面聊天.之所以能够聊在一起,是因为两个人有共同的话题,也就是有谈资.而共同话题的形成是基于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以及对话题本身的理解.保险营销员与客户谈的时候最主要的内容当然是保险,而要想有谈资并且谈得好,至少营销员得对保险特别了解.在现实的保险营销中,每个营销员似乎对保险都特别了解,能讲出一大堆买保险的好处,但如果让他们从根本上讲一讲保险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它的条款有哪些内容.他们却一言不发了.因为他们对于保险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基本的理念,对于最实质的条款一无所知.而这种无知正是误倒产生的根源.

 

“分红保险,利益是7.5%;

电脑系统会自动将储蓄转为分红型保险;

我们公司的分红是最高的,其他公司都不行.

这些话,是一位女银保员说的,是在记者和客户一起打电话采访时说的,毫无疑问,她说的话借助电视的传播,就广而告之了.

 

误导,典型的误导!可又使人吃惊,因为这位银保员简直是信口开河,无知到令人结舌的地步.也不知,是哪家公司找了这位活宝,丢人现眼.

 

为什么她说的话是误导,是无知,我就不分析了,因为稍微有一点专业知识的人就可以分辨出来,因为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大家也许都已经麻木了.我关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误导,而且已经形成了习惯,形成了风气,形成了惯例.说一句大家可能不爱听的话.根本原因是--代理人话束说的太多,专业化素质太少;似是而非的理念太多,准确通俗的解释条款太少;虚情假意太多,真诚信誉太少.

 

……

 

后记:本文转自《保险赢家》20095月刊.在拿到本期刊物之后,我最先关注的就是这篇文章.AIG前董事长兼CEO格林伯格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往往溺式而行的人是正确的.在寿险行业大打收益牌的情况下,我就决定了自己要溺式而行.由于喜欢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和看不惯很多同行的做法.我曾经一度遭人排挤.甚至遭到同业的诋毁.但是我始终相信:歇不压正.消费者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时间会证明一切.让中国保险业个别人这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做法见鬼去吧.失了诚信2.中国保险业的百年老店将从何说起?
 
感谢阅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