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之罪

(2018-01-13 09:18:58)
标签:

基础教育

大学教育

精英教育

人生目标

晋升手段

分类: 证券市场

中国教育之罪

 

一个小孩刚出生,先是给一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希望,然后带来的是无尽的忧愁。在孩子还没出生父母就开始憧憬着将来要上清华、北大,飞黄腾达做一番事业出人头地。孩子不大就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数,甚至要开始上什么辅导班了。因为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娃娃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人生之路就这样开始起航了。

 

然后就进入九年一贯制的教育,包含高中备战高考教育,学生就如套上套的马,拉着超载的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爬坡,一旦松懈失蹄就会导致翻车坠坡粉身碎骨。所经历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统一的教材标准和达到的要求,在家长和教师的不断督促之下加班加点的去完成学业,通过不断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成为督促学生拼搏奋进的紧箍咒。受到的最多的说教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的学习榜样,还有左邻右舍、学哥学姐上清华、北大等学习的目标。学生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拼命挣扎,来完成家长和学校的安排的任务。

 

在小学、中学阶段超负荷的学业已经把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给抹杀了,只要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绝大多数学生就把书本扔掉,下决心再也不想看书学习了。本该到了大学是真正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可早已心力衰竭的大学生却开始厌学起来,实际上在大学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由此出现了社会上所说的高分低能的现状。既是为了毕业或为了考研所应付的东西,也只是粗浅的了解而已,一切学习都是达到某个目标的手段而不是为了掌握知识,并且以此固化了人生思维,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努力。

 

对此现象有很多有识之士发出过呐喊,中国的教育也进行过不断的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也发布过措施,不准中小学进行各种学段的考试排名。可那些都是落实在纸上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改变我国教育现状,只是换个花样的功能教育而已。因为活跃在中国教育战线上的精英专家学者,都是靠着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出了成绩,而由此由老师到校长,由校长到局长,一级一级的往上升,有的还从地方挤进了北京,由此成为全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如此教育模式颠倒了人生学习的规律,该在小学初中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广泛读书猎奇、树立远大学习志向的时候,却让升学考试挤占了孩子的所有时间。最终把学习演变成了人生往上爬的手段,失去了兴趣爱好、健全人生的意义。到了大学本应该加大学习力度,去涉猎科学奥妙的时候,已经厌学的学生结果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只是把学习当做拿到学习文凭、计算机四级、英语六级、钢琴八级等等进身敲门砖的工具。在如此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精英进入国家领导机构,以此来重复着人生故事。没有进入精英行列的废柴也来重复自己失败之路,来给孩子谋划成长的路子。

 

当然,那些掌握着教育言论和大权的达官、学者、专家是看不到这篇小文的,因为他们正在制定着下一年工作计划和升迁目标。兴许像我这样的废柴人士能够一读,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教育现状,但我们却能够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能够给一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如果你对此文有同感或稍有觉悟,请你不吝指教和积极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