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国策不应受外资机构的蛊惑
(2009-02-09 09:50:58)
标签:
经济时评金融危机大盘综述操作策略救市措施股市研究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 |
经济发展的命脉是能源,第一能源还是石油。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石油储备,这是一项基本国策,不可因形势的变化而左右摇摆不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外资机构钻了空子,而横发奇财。美国为控制石油而穷兵黩武,不惜耗尽国家财力,导致本国经济的衰落。虽然当前国际经济低迷,石油价格不断走跌,但这只是一个短暂现象,长远来看石油仍是各国争夺的主要能源。
在2007年,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时候,我们清晰的记得,在石油价格突破一百美元一桶,奔向130美元一桶之机,国际上发出两种声音,一是外资机构大摩预测石油价格将会达到或突破200美元一桶。另一种声音是一些国家战略机构不断的发话,中国的石油储备仅够维持战争用油半个月。种种声音是在诱惑中国加紧石油的储备,达到的目的是从中渔利。
到了2009年的今天,石油价格下跌到40美元一桶,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环境还是那个环境,大摩又发出了新的评级是石油价格还要下跌,对内地三大石油公司的盈利能力再次下调,其用心昭然若揭。还有一些学者称中国应力推石油独立政策,放慢油储投入。这些论调让人十分厌恶,高油价的时候催足中国加大储备,低油价的时候却催足中国减少储备,这不是在耍弄傻小子吗。
当然中国是不会理会这些奇谈怪论的,自然有自己的战略国策。尽管这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可能忽悠动中国,但是却能蒙蔽中国股市中的中小股民,目的就是恐吓散民在大牛市到来的时候,乖乖的交出手中的筹码。一边是机构资金大举入市,债市巨资迁入股市,而持有资金的机构分析家却调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其中的猫腻明眼人一看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