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专栏:明星制的背后

(2012-08-11 13:56:19)
标签:

杂谈

明星制的背后

黄雯

 

刘翔再次退赛了,伤病困扰下的无奈收场,留给世人一孤独的背影,却没有后来人去接替。看到羽毛球,乒乓球和跳水几乎包揽所有奖牌,再看看没有姚明的中国男篮的全体营养不良的表现,还有李娜的稍有情绪化就从大满贯下一路落败,在我们的体育明星制的背后,出现的断档问题完全暴露出来。“地基”不稳,即使冒出一两个天才明星,也无益于整个运动项目的发展。明星是用来“画龙点睛”的,并不是承上启下,一人独大,那一定会把他累死。

 

当退役的姚明坐在观众席上解说篮球比赛时,说实话那种心酸和讽刺感,尤为强烈。一个是曾经NBA篮坛的巨星和一支在国际上没有名次的球队,形成的反差让观者心中很不是滋味。难道偌大的一个中国,那么多的人口,就寻不到能够接替他们的人才吗?

 

从深了想,“面子工程”和“地基不稳”形成的这类发差,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类似的问题,更何况体育界了。如果说是国家重视度不够,是不成立的,每年为培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所花得代价是不薄的;运动员成为明星后的商业代言,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从国家体制到俱乐部制也是转轨成功,每年的俱乐部联赛也是举行的如火如荼,没有任何借口说我们没有在努力。可为何在大家最热门的体育项目上,整体实力不仅没有进步,反倒退步了呢。

 

塑造明星是为了重视这项运动,为了更好更大面积的普及,普及之后才有真正好的选拔,有了好的选拔,再配上好的制度,才具有真正有实力的后备力量,这才是良性循环。坏就坏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最终导致一人腾空出世,万人场下观望的尴尬局面。

 

 

《北青报》已发

黄雯新书《都别废话》购买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