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雯
黄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31
  • 关注人气:4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篇小说《好笑的爱》入选“北大评刊”

(2010-02-08 18:30:42)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评

很高兴去年我在《上海文学》9月号刊登的短篇小说《好笑的爱》入选了“北大评刊”2010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这小说,网上应该也有)同时他们对我的这个作品,做了专业点评,内容如下:

 

 

 

北大评刊(2010年第2期)http://www.zgyspp.com/Article/y2/y12/2009/1224/20882.html

点评:顾红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0/2010-01-17/81513.html

 

关乎来年的征订数量,原本满心期待9、10两期《上海文学》会有出挑的表现,不料绝大多数小说都没什么作为,有的甚至连差强人意都够不到,读来难掩失望。倒是被排在9期边角的短篇《好笑的爱》(黄雯著),却以新鲜的经验给人不少的惊喜。

 

城市的午夜,动物凶猛。“派对族”们的情欲如同火舌,顺着声嘶力竭的音乐熊熊燃起,就着逐渐懈怠的舞步嗤嗤而灭。顷刻便裹挟了彼此烧得噼啪作响,转瞬又背向了对方空余冷却的残烬。他们陷溺的“派对”空间,妖冶浪荡因而难免混乱肮脏,却又因剥除了传统性(别)伦理的封印,竟益于大胆、不羁、自足的女性意识绚丽地绽放。作家就端端地站定在这个层面上,所以不屑媚俗地展览骇俗的生理欲望,也无意关照这个族类的整体生态,而一意推着她的女猎人——有点儿文艺的女青年APPLE,在这个喧嚣的空间里兀自踱步、打量、标定并猎捕痞男孩“他”。其间APPLE怦然搏动着的主体意识,由于黄雯写得特别率性,没有丝毫犹疑,也不带一点顾忌,因此如同摇滚乐手从胸腔中爆发的吼声般,强大并且彻底。

 

 

具体来说,APPLE女王般的主体性,集中地呈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审美”层面。颠覆常规的“看与被看”模式,是“她”的“看”,才成全了痞男孩“他”富有魅力的存在形态。只有在她独特的趣味里,他用hip-hop形式玩脏话的那一刻,才会如一盏点亮的精致壁灯,浅浅的光晕提示着黑暗中更幽深的所在,赋予品相庸常的他以某种未知的丰富性,从而让他诱人起来。所以她探看的、喜欢的,与其说是自在的男体,不如说是能供她诠释美学偏好——即复杂的极致、对立的统一——的模具。其次是“实践”层面。由头至尾,APPLE操控着两人关系进展、从节奏到形式的方方面面。她深嗜在猎捕中与猎物之间,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地你来我往、春意盎然的美感。当他反身主动、莽撞地亲近她,破坏了她着力营造的性感的默契时,即便能得到渴望的肉身她也选择了果断离开。APPLE在两性关系里,确实追求最后的感官欢愉,但也贪恋追求过程里心智的惬意,所以无法容许男人的欲念轻易覆盖、替换掉她比纯粹欲念复杂得多的所求,所以必要的时候她会动用理性来缚住自身的欲望、来驾驭整个情事的走向。

 

这是一场高下立判的男女对手戏,男人不仅哑声、惟命是从,更重要的是,男人的存在都得自女王的深深一瞥。虽然最终女王因发现男人早有归属不得不偃旗息鼓,却凭小说标题——“好笑的爱”——自嘲式的凌空一跃,就轻易地抖落周身的尴尬,瞬间回复自我、重新整装待发。不得不辨别的是,标题似乎还指向米兰·昆德拉的同名短篇集子——那是以男人为中心的情爱游戏,但它却不是小说有意识地企图扭转颠倒、若然必被其反身拘囿限定的“对面”,黄雯只是在某些观念如“恋爱收集者”、“标定挂钩”上,偏移性(别)主体地晕染了昆德拉的印迹。不过,这松弛的关联也让人更清楚地看到,原来昔日的主角已褪成了布景,聚光灯下光彩奕奕的,换作了前卫、无畏的女性主体意识。

 

 

小说的好,在它真切不虚情假意、爽快不扭捏作态的性(别)经验,这底气当得自于作者本人的经历。“混”(作者语)在模特、摇滚圈的黄雯,写专栏、写博客、还写过长篇自白文学《蝴蝶飞不过》。看过这些文字就明白,APPLE不过她的另一个化身,而小说里的男色猎捕恐怕也不是凭空生造。做这样的联系当然不是为了窥私,事实上,黄雯的写作向来坦诚、向来不忌直写私密。我想说的是,成败皆因萧何。贴身成就了小说,太过贴身却也是小说最大的憾处。《好笑的爱》没有技巧,它的文学性全部来自生活,却没有滤干净生活本身夹杂的无谓泥沙,因此蒙了层尘土,读来原汁原味,却也硌牙。但总地来说,这并不妨碍它以生猛淋漓的劲道,旁若无人,特立独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