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雯
黄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6,802
  • 关注人气:4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存还是生活?》——天性决定你的选择

(2010-01-24 16:49: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

给《soho小报》“生存还是生活?”写的专题文章--“天性决定你的选择”,这期还有洪晃和崔卫平等人的观点文章。

 

                           《生存还是生活?》——天性决定你的选择

                        2009年第十一期《生存还是生活?》

 

文/黄雯

黄雯,先锋女作家、摇滚乐评人

曾做过模特儿、省体工队篮球运动员

网名大老黄,喜欢在各种网上文学论坛里惹事生非

掀起激烈的观点争执

2005年6月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蝴蝶飞不过》

2006年11月在《上海文学》发表

短篇小说《欲望之湖》、《好笑的爱》等

 

                                 天性决定你的选择 

降低贪婪的欲望,看重自然天性,健康找到自身最适合的人生方向行走,无需做过多顾盼,成为天然的那个自己,少去抱怨就可

 

 

    谈这个话题前,我首先说下自己状态。我的性情是典型的自由散漫性,因此我选择了自由职业,说是自由职业,那是给外界一个说法,免得人家问我是干什么的,往往回答不出来。似乎我什么都在做,什么也没做。比如我做过模特儿、运动员、作家、写摇滚乐评论,上过电影学院,出过一本书,杂文随笔一大堆等等。但实际上我依然觉着自己是个闲人,什么也没干的感觉。为了生存,我也时常会感到焦虑,焦虑到有两年大脑生病神经质症、躁郁症等一系列叫得出名的精神疾病。可又能怎样,现实生活中我依然散漫,不愿受世俗约束,依然觉着自己是个没有职业的人。我永远面临着生存的尴尬,为了避免不再病倒,只能选择降低对物质舒适的欲望,时常告诫自己:活在当下,快乐在先。

    我是70年代出生,还有着理想主义的残余,会时常考虑人生的存在意义,比较务虚,不太务实。能解决温饱,就要谈理想。老感觉金库满满了,才去玩精神追求,实在等不了。在我接触了不少80后和90后的一代人时,我时常对他们的简单感到惊奇。说简单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拥有更多的钱。甚至有很多女生男生去傍大款、富婆都是理直气壮,条件开在明面上,哪像以前的年代还偷偷摸摸,怕人说个闲话。富二代出现了大量的物质攀比,开好车,跟潮流,玩滑板,看潮的杂志,追求物质享受,对自私自利,受到宠爱想当然。父辈打拼出来的财富,后辈来享受天经地义,无须过多质疑。只是让我艳羡的是他们的简单,从不拧巴。我们就是追求物质的一代,这是他们行为告诉我的。于是我觉着自己落伍了,说落伍,是因为自己拧巴。在物质年代,我既想要物质,也想要精神,甚至后者比前者还要重要。我活得没那么的纯粹,两头顾盼,行动犹豫。我羡慕他们对物质要求的理直气壮、简单直接,很少分裂。所以说他们这一代人还没到对财富厌倦的阶段,说乏味疲惫还早了点儿,他们对物质追求还冒着新鲜、热情的气儿呢。

    中国人现在不是太富有了,而是还很穷。所以贬低物质主义,是不明智的。当然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是想贬低物质主义的,贬低它有个好处,那就是对我目前物质匮乏阶段有了个交代,或者说是一个借口。我想我这样一类人,不是落伍于时代之后,就是超越于时代之前,反正我不太适应这个时代。抛开我个人自以为是的想法,看今朝,人们把物质追求当信仰,也是一种信仰,也是个很好的事儿,总比没信仰好。至于社会上太重物质而轻精神的说法,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阶段,暂时性的,等物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他真感到厌烦、乏味、无聊了,自然就会往精神需求方面转,根本不用担这个心。

    说到生活,在这个尴尬以金钱为信仰的年代,我只能选择一种嬉皮的生活方式。有些精神追求,把精神当食粮的人,总是在现实中活得比较尴尬。当一个嬉皮,玩世不恭一点儿,也是对现实生活不满的一种反抗。也是爱好文艺,想过点另类生活的青年们不得已而选择的生活方式。没物质说你穷酸,追求物质又会说你俗,总之目前年代各种价值观的杂混,造就了一种多元的氛围。于是我们只能在一种夹缝中求生存,在获得一些自我安慰的同时,期望不要同主流价值观太过脱节,尽可能的平衡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矛盾差距。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人,比如艺术家、作家等从事精神领域的人,重视精神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生存需要。总会有些人把精神世界看待很重,重到放弃物质享受的地步,离开了精神,他甚至已经感到无法苟活。这样的人,在物质方面一定是不会太追求,或者是懒得追求。活在精神世界的人,精神就是食粮,是营养,就是生存本身。于是对于有钱、很富有,就成了这类人遥远而期待的梦,跟很有钱,很富有但精神贫乏的人如出一辙。没有什么,惦记什么,这就是人性多出来的贪婪。

    好运气的人,既能物质很富有,同时也能精神世界充实,甚至可以参与精神艺术的创造。这也是谁都期待的生命过程,可在现实中很少出现有这样幸运人生的人。更多是有了这个,没那个。占了这头,就需要放弃那头。另外我还有些宿命论的乐观主义,天性使然,一个疯狂追求物质的人,这只能说明这是他的天性,于是在精神上,他自然也没有太多需求,或者说需求不强烈。既然不强烈,他也不会真的感觉精神有多痛苦,他对精神需求没那么强烈的饥饿感,没有那种十分敏感的神经和强烈的震撼,甚至是麻木,这是造物主对各类人型的自然分配。所以降低贪婪的欲望,看重自然天性,健康找到自身最适合的人生方向行走,无需做过多顾盼,成为天然的那个自己,少去抱怨就可。重视精神的,就去扩展精神领域,重视物质的,就去发展物质享乐,各发展各自的天性,生活中就不会感觉那么拧巴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很多时候是杞人忧天。时代信仰什么,我们就违心去追求什么,只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拧巴和痛苦。明明你是个重视精神享受的人,偏要去追求物质,或者明明你是拜金的人,偏要玩时髦去搞艺术人生,结果只能是让自己活得难受。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信仰,找到自己真正的需求。这个逻辑推出来,我认为不太可能存在物质之上的精神痛苦,顶多是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感觉无聊罢了,还是个无病呻吟的结果。你让他放弃丰厚的物质基础,只要精神乐趣,他干不干?他是肯定不会干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