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雨》——吕新

(2011-06-27 12:37:00)
标签:

杂谈

有一类书可以飞速看完,看的是故事;有一类书读得很慢,并非读不懂,只是语言太美,感情太充沛。最近去书店,发现自己读了太多推荐位上的书,越想越觉得恐惧,太入世太喧哗,也有不是发自内心喜欢的,只是想与时俱进地窥探当下,这些读完又有一种山穷水尽的感觉。所以,很多厚重的静默的读本的存在是多么有意义,也是真正的情感需要。需要仔仔细细体会,又无穷无尽:

 

黎明时分,我从家里跑步出来的时候,大雾中安静的街道如一段危机四伏的时期。喧闹使人烦躁,寂静又令人略感不安。得陇望蜀的人,患冷患热的人,永远找不到恰当的良宵与满意的位置,烦恼一天天聚集,积少成多,耐心如毛边一样逐日磨蚀。

信仰是什么?也许相当于一个嗜血的梦,一摊烂泥,通过濡湿的云彩来散发他的膻气。爱是他的口头禅,安慰是他的法术,庇护是他的呵欠。他们决心已下,不再信他。谁能使他们脱离苦难,他们就信谁——哪怕那是一头牛。偶像不是神,神不需要膜拜,神是那种能使你心里渐渐亮堂起来的东西,不是要在你的心里塑起巨影,使你心里充满黑暗与恭敬。

信仰出自需要,冷漠源自不欲,一切都为着欲望,以各种各样的名义。

可怕的生活成了一件不断缩水的衣服,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精于计算的时代,什么都可以制定出价格,人的感情以计量单位来计算,一小勺激情,一盎司感动,十二克同情,七分关注。一毫升热情,至少要分给两个以上或者更多的人,否则会造成惊人的浪费。一个浅浅的微笑,至少也要面对两个以上的或更多的人,要让他们每个人都感到那是冲着自己的。一石二鸟的时代,一本万利的时代。

……窗外栽着木兰和石楠……叶片和花瓣上任何时候都能看到水珠。晚上,天井里没有灯光,只有住人的房里亮着灯。有时,楼下有光,楼上一片漆黑。夜色冥晦,看不见有人上楼,只听见楼梯上松动的木板咯吱作响。风从荷塘那边吹过来,雨点落在青砖的地上,砖地发出一种清音,如从前那种可以敲击的瓦。

父亲正在对接两根短小的艾草,准备点燃后驱除晚间的寒潮之气。还没有正式点燃,我已提前闻到白艾的香味了。那感觉,如同傍晚时分一个人进入了山中,穿着草鞋,带着斧子和软索。

冷清的院子,即使人多势众,也好像仍然替代不了那种冷清。这真是一件怪事。冷清是一种景象,热闹也是一种景象,可是都不取决于你有多少人。真正冷清的时候,多少人在场都没用。有时候,单独一个人也能变得很热闹。一个人天上地下胡思乱想那就很热闹。有时,即使一个人都没有,也还能看到那种喜气洋洋的光泽或气象。

这个难对付的女人,在这样阴晦,霉湿的天气里,她的胳膊她的腿暖烘烘的,相当感人。美好的肉。热气腾腾的女人。她的体温感动了我,令人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