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赢家》读书笔记
(2011-06-27 00:08:02)
标签:
杂谈 |
2、要去爱,因为上帝爱着我们所有人;要有死亡意识,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要为了成长而斗争,但不要陷入权力的陷阱,那毫无意义。最后,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灵魂尽管不朽,但此刻却被束缚在时间的经纬里,有自由,也有局限。
3、每当犹豫不决,他总会想起年少时上的那一课:要向“上流社会”说不,即便冒着很大的风险。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赌赢了。而极少数输的时候,他发现后果也并非想象那般严重。
4、他们相信一条不成文的原则:“世界是属于强者的,适者生存”。如果真是如此,人类早就灭亡了,因为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都需要同类的保护。父亲告诉过她,人类九岁以后才有存活能力,而长颈鹿只要五个小时,蜜蜂出生后五分钟就独立了。
5、他翻开一本以克里斯汀•迪奥为封面人物的《巴黎竞赛》杂志。“这个男人是如何成就神话的?谙熟人性。他曾在时尚界掀起很多场变革的狂潮,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那一次。二战结束后不久,由于面料匮乏,整个欧洲的人都不知道如何穿着,而他设计的服装却使用了大量面料。这样,他展示出来的不仅是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女人,而是大家的梦想,高贵、丰裕、富足。他因此备受攻击,以致声名狼藉,但他知道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朝着反方向走,就一定是对的。”
6、“香奈儿的作品反响强烈,仅靠天赋或有钱的情人是远远不够的,是社会做好了准备,迎接同时期发生的妇女革命。”
7、一季服装最初设计出来之前,市场研究机构首先会对世界的精神状况诊脉。目前,尽管世界依然争端频发,非洲依然饥殍遍野,恐怖主义依然横行无忌,人权依然惨遭践踏,某些发达国家依然傲慢无礼,但人们关注的焦点却是如何拯救我们生活的这个可怜的地球,如何防止它不被人类自己制造的危险毁掉……不可以与集体无意识对抗……从白天到黑夜,无数财富被创造出来,大型跨国企业搞些与环保全无关系的活动,却以环保主题占据了报纸的头版;无良的非官方组织在电视台播放广告,收取上百万美元的捐款,因为所有人都要表现出对地球命运的关注。
8、医生的诊断结果可以与科学检测截然不同,那时,他便需要决定相信科学还是相信自己的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医生会更依靠自己的直觉,而结果往往会变得更好。商业巨头研究很多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决定逆市场趋势或买或卖,最后总能比以前更富有。艺术家写书、拍电影,起初众人皆反对:“这个作品不对路,这种题材没法打动人。”结果却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宗教领袖们利用恐惧和负罪感来传教,而不是那个理论上最重要的东西——爱,他们的教堂却总是挤满信徒。所有人都逆潮流而动,只有一种人除外:政客。这种人喜欢讨好大众,尊重社会规范行事,最后却又不得不背叛准则,只能自我原谅或把谎言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