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在一起不是因为需求,而是因为幸福

(2019-05-19 16:12:17)
标签:

教育

情感

心灵

育儿

杂谈

分类: 孟迁思语
我们在一起不是因为需求,而是因为幸福


有两种关系,一种关系是我们因为需求在一起,一种关系是我们因为幸福在一起。或许有朋友会说,我需求和你在一起,这就是我的幸福。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其实你本质上就是因为需求在一起。我们不需要玩逻辑游戏,我们需要感受这两种关系,它们是不难分别的。

 

当我因为需求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离不开你;我离不开你,我就不可能不控制你。于是,我要么取悦你,要么威胁你,要么哄骗你,因为我承受不了失去你。

 

当我们因为需求在一起的时候,会是“我爱我的老婆”,而不是“我爱某某这个人”。这两者区别是什么?我爱我的老婆,我是把她当做一个工具了,她是我的一部分。她所有不符合我老婆的言行,都是我禁止的,都是不允许的。我会说:“作为我的老婆你应该怎么样”。当然换成“作为我的老公,应该怎么样,否则你就不是我的老公,你就不配做我的老公,就不配我对你好,否则我们为什么要在一起?”是同样的。

 

对我来说,当一个人对我说离不开我的时候,我会有一个警醒在的:“这不是事实,她不可能离不开我。我只要不符合她的期待和需要,她离开我比谁都快,我去追她都不回头。因为她的程序是基于需求。当她在她的需求当中,她看不到我,她只是需要我”。

 

在我过去的人生经历当中,至少有两段是比较贴合这个需求性关系的。当时对方的热情大的不得了,就是要到我身边,非我不可的感觉,让我也非常满足。可是一旦我不符合对方期待的时候,她的那种冷漠,那种无情也是大出我的意外。

 

2012年的一次经历,我有一种乱箭穿心的感觉,痛得说不出话来,只有回家,一个星期基本上没有起床。

 

这个事情对我冲击很大,我就反思。开始是怨对方的,因为太痛了。后来发现不怨对方,而怨我自己。人家需求我的时候,我其实也在需求人家。那时我是低自尊,还有匮乏感。我之所以会进入会受伤,是因为人家兴奋的时候我也跟着兴奋起来,我跟人家是一样的。

 

还有一种关系,我们不是因为需求在一起,我们是因为幸福在一起。

我跟她在一起,不是没了她不行,不是离不开她。我相信,假如某种客观原因我们不能走在一起的话,她也能幸福,我也能幸福。因为幸福取决于我和我自性的连接,取决于上主之爱。不取决于一个具体的关系,一个具体的结果。

 

所以我不会怕失去,我也不考虑失去。当这个关系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只是享受它,因为我喜欢呀。我不是离不开她才和她在一起的,我是喜欢她才和她在一起的。既然缘分在这里,我为什么不享受它呢?它是一种自然,而不是一种强迫。

 

在这样一个关系当中,假如对方不符合我的期待,我就会退后一步。人家为什么要符合我的期待啊?每一个人只能给出他能给出的。他现在不能给出,我有什么资格怨他呢?

 

因为喜欢和幸福而在一起,不是因为需求而在一起,这样,我们就能给对方空间。我们既然在一起,就有两情相悦的基础,那是我们自然享受的部分。但是只要在世间,任何东西都是有限的,没有一个人能满足你全部的情绪、情感的需要。当不能满足的时候,如果我们是独立自主的,我们就能够给对方这个允许,不会进入攻击和指责,我们就能够退后一步来理解、尊重和爱对方。

 

所以,因幸福而在一起的关系只有相爱,没有相杀;因需求而在一起的关系,看起来是相爱,其实是相杀。

 

基于幸福的在一起,其基础是爱,是分享,是想给出。分享的特征就是不期待回馈,不期待结果。就像水自流,光自照,风自吹,水没有要大地感谢它,风没有要树感谢它。

 

而基于需求的在一起,那个所谓的相爱,只是一种满足的愉悦。他会说:“你看我对你好不好,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能够这样!”都是这种逻辑。基于需求性的关系,你需求我,我需求你,没有你我不行,没有我你也受不了。这种相互的纠结、抓取、愤怒,时好时坏,相爱相杀,天堂地狱每天转换多少次,最终总是地狱占上风,最后说一句“人间关系都是这样,就是忍受呗”。


我们在一起不是因为需求,而是因为幸福



从现实或者说形下层面来讲,我们过去经历的关系都是需求性关系,或者绝大多数都是需求性关系。我们没见过爱的关系,都是在需求关系当中。需求关系就是《奇迹课程》上说的特殊关系,是一个偶像的关系,是我内在的匮乏,导致我去抓取一个偶像。

 

当然我们对于需求性关系不是一个批判态度,因为我自己也有很多需求,好几次我自己就是主演,我的亲人也都在里面,我好多亲爱的朋友也在里面。

 

不批判,我现在只是想说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当我们连接上自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活在需求当中,而是去分享爱了。当我们活在爱的频道,世界就会以爱来回馈我们,那是不求自得的。每个人都那么爱我,我身边的人都那么爱我,带着深深的感激,心甘情愿地爱我,就像我爱他们一样。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这才是每一个关系应该的生命本有的美丽和充足。

 

《奇迹课程》说,圣灵从不要求你牺牲特殊关系。比如你在婚姻关系内,你就不是必须离婚或者必须不离婚。圣灵会升华你的关系,深化你的关系。你们是否离婚,以什么形式结合,这都不重要。同样是离婚,可以很好地离婚。同样是在一起,可以从相爱相杀的频道进入指向爱的频道,可以从需求中退出来,看到、尊重和支持你,当然前提是先照顾好自己。

 

爱和自由从来没有分开过,在世间关于爱的理解都是小我延伸出来的。我们为什么学《奇迹课程》?就是要清除爱的障碍。你本来就是爱,这没问题,但你现在误信了小我,充满了爱的障碍,到处都是对爱的误解。需求被称为爱,牺牲被称为爱,我能抓住你,你能抓住我,这个被称为爱。

 

而且世界会跟你讲:“都是这样啊,别人需要你,你才感到价值啊;别人需要你,你才有安全感啊;别人离不开你,你才有安全感啊。否则你喜欢他,他离开你怎么办?”世界一直是这样,通过我们的亲人,通过我们的朋友,通过一些自认为是过来者的人,不断向我们传递这个声音。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主见,不从那条细细的感觉去连接自己的心,就无法对抗全世界的说服。

 

如果我不能给一个人自由如果我实在离不开一个人,我绝不会说我是爱他的。相反,我知道这是因为我需求他,我还不懂得连接自己的自性,所以我还需要这样的偶像。这不需要被指责,但应该诚实。

 

我知道我的希望在于向内连接上自性,连接上我的内在。我并非需要一个男朋友或者一个女朋友,并非需要一个家庭,并非需要一个孩子,并非需要金钱,这种需要都是小我的催眠。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那种“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都体验过无牵无挂,清风吹拂的当下满足。那时候我们身边不一定有一个人在,我们的收入也没有增加,但是那一刻,我们就是感到满足,那才是生命本来的样子。

 

我相信所有人都将和我一样,在某一刻走上这条路,这样去经营关系:我和你在一起是因为幸福,不是因为需求。当你跟我在一起不感到幸福的时候,我愿意你离开,我感谢你曾经在。当我们在一起你感到很享受的时候,那也正是我感谢你的时候。能增添你的愉悦,增添你的活力,带给你笑声,那是我多么大的荣幸,那是我多么大的喜悦啊!谢谢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