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过去”之子

标签:
教育情感心灵育儿杂谈 |
分类: 孟迁思语 |

一、你不能把自己看作爱的匮乏者。
这个“不能”不是说你没有这个能力,而是说,如果你想要改变,想要尝到爱的滋味,想要看到爱是存在的,你心底也是爱,那么,你就不能把自己当成爱的匮乏者。
把自己当成爱的匮乏者,就会向外渴望,而不是向内连接。而向外渴望,无论是什么情况,最终都会失落,只有内在的自性圆满之爱才能满足我们,外在顶多锦上添花。我们内在的圆满自性之爱是源头,连接上源头,我们就富足、不枯竭,否则,向外抓取就像农民种地靠天吃饭一样,无常、跌宕起伏。
即便你想选择一个咨询师帮助你,你也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爱的匮乏者,去向咨询师索求爱。因为你一到了索求爱的频道,那个味道就变了。他不能有他的有限,只要他有限的时候,你就感到受伤,你就感到他的爱不全然,你内在的怀疑就会利用这个不全然继续攻击,会说:“他根本没有爱,他在假装”。所以,即便你寻找一个咨询师,你也不是去寻找爱的,你是去寻找一个人帮助你连接上自己内在的爱的。
你不是寻找一个人怎么改变你、怎么提拔你、怎么塑造你,你要寻求的是一个人教你如何善用自己,因为你什么都不缺乏。你不缺乏力量、不缺乏独立性、不缺乏智慧、不缺乏存在对你的祝福、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善缘、不缺乏资源。这些内涵的、心灵层面的东西,所有人都同样地足够地拥有,你也一样。所以,无论你对自己的感觉如何,无力感还是受挫感,你心里要有这一线清明,“我什么都不缺乏,我要学的就是怎么看自己,怎么用自己”。
二、小我总是在“不信”上面做文章,它也只能在“不信”上面做文章。
一旦一个人选择去信任,小我就瑟瑟发抖了。当你选择相信的时候,你相信别人爱你,是对对方非常大的帮助。如果有一个人坚定地相信你爱他,对于你爱他也是很大的帮助。当你与小我认同,在“不信”的频道的时候,比如不断地试探、怀疑、想要证明等等,这些会让本来顺畅的事情变得困难无比。不信会让爱变得不可能。如果你紧抓住不信不放,就像骑摩托车一直在加油一样,车会越来越快。
比如家暴,一个女性在婚姻中得到家暴,她就离婚再嫁。二婚中她有很多的恐惧、害怕,就想这个男人会不会也对我家暴,如果他也家暴,他就是不尊重我,不爱我。她不相信对方爱她,就去试探,试图激怒对方。如果对方的激怒指数是7,这个女人试探到7的时候,因为对方爱她,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攻击妻子,但也已经到了自己的极限,很疲惫了。而妻子看到,虽然丈夫没有反击她,但却有一些情绪的起伏和变化。女人内在更加不安,在她心中,真相是或然的,丈夫是爱我还是不爱我,会打我还是不会打我,这两者都有可能。她很想要了解所谓的真相,所以就加大刺激试探丈夫。当女人的试探达到8的时候,丈夫就受不了了。这个受不了,除了这一次的愤怒以外,还有妻子一直不信任他的那种委屈。“我也不是神,我一直用最好的爱给你,而你每次都不信任我、试探我、刺激我。上次我已经筋疲力尽地去爱你了,而你却从不回头,一直都这样”。于是丈夫被成功激怒了,而且是闸水一般的怒。于是,丈夫就打了妻子。而被打的妻子心里一方面感到受伤,一方面小我在窃喜,“看吧,你也不爱我,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爱存在,没有人无条件地爱我,没有人全然地爱我,你们都是骗人的,都是假装,都经不起考验,都不值得相信”。
不相信外在真的有人爱我,潜台词是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你要是爱的匮乏者,你的世界里才真的缺爱,因为你的世界是你的产物。对每个人来讲,他所经验到的世界,都是他的心灵反射出来的,他的心灵是源头。如果你认定自己心里没有爱,那么你这颗心灵所反射出来的世界,又怎么有爱可言呢?这是一个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把自己看作爱的匮乏者,不相信外在真的有人爱我,这两点就足以把人逼疯。怎么改变呢?非常简单,它不容易,但非常简单。就是,你必须学习怎么当下。
你把过去看得太严重、太真实了。如果是一幅画,那么你的受伤感,你过去的恐惧可能占据了这幅画的80%,甚至更高。如果你不懂得朝向当下,过去这个黑暗大军你是斗争不完的。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当下(它和觉醒其实是一回事),你就假想一个没有过去的现在。不要说“不行啊,我不能假想,我明明就有过去。”你现在尝试一下新的,尽力去想没有过去的现在。假如没有过去所谓的受伤和恐惧,那我此刻会怎么做?假如我是一个纯真无碍的孩子,我此刻会怎么做?然后依照去做就可以了。
三、重建自己的自我形象
你是把自己看成“过去”之子,还是生命之子?如果你把自己看成“过去”之子,那么决定你的就是过去;如果你把自己看成生命之子,决定你的就是生命。用《奇迹课程》说法:我仍是上主所创造的我。
当你是“过去”之子的时候,你是没有现在可言的,你的未来也不过是对过去的重复。回顾过去,此刻的今天已经是你三年前的未来了,因为你没有转到生命之子的频道,你一直在“过去”之子的频道,所以,你的时间虽然推进了三年,但没有根本的改观。
“过去”之子必然充满痛苦、失落、愤怒、受伤和匮乏的,而生命之子是自由的,它不是爱的匮乏者,它是在延伸爱中感到自己是爱。它不知索取为何物,它对自己的爱和对外在的爱都没有怀疑,它接受别人的爱和给出爱都很自然。
如果我们决定,我不愿做“过去”之子,我要做生命之子。那么,什么是生命之子,怎么做生命之子呢?这就是学习和训练的过程。
我们在做“过去”之子的时候,一直在消耗自己,在打击自己。就像在二战的集中营被虐待过了,身体非常虚弱,什么也不会。现在我们要去做生命之子了,就得重新锻炼我们的心灵。“未经训练的心灵是一事无成的”。《奇迹课程》以365课的形式出现,就是知道我们的状况,要帮我们一点一点化解罪咎的。
我现在两天做一课,也是在训练自己,而我这已经是第三遍做练习了。过去的习性都是自动化的,如果我们没有形成新的习性——正知正见,那么过去旧的习性就会非常轻易地把我吞没。
当我训练自己的心灵的时候,开始可能只是多了一份觉察,事情发生、情绪来临的时候,我没有能力迅速觉察,还是跟着事情走了,但事情过后,我会发现事情好像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这是后知后觉,是我练习的最初阶段。接下来,在事情发生、情绪占据的时候,我就能够觉察了。有了这份觉察,我就不会攻击别人,也不会攻击自己了,我就不会任愤怒升起,而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会在愤怒即将升起时,选择暂停,选择搁置,这是现知现觉。再到后来,事情刚刚起一点苗头的时候,就能够觉知到了。再最后,类似的事情、情绪根本就不会出现了,因为已经完全无碍了。对于爱,对于真相,你已经无碍了。你可能在其它方面还有功课,但在这方面,你已经过了。
四、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痛苦和恐惧当中,要知道,你的痛苦和恐惧是来自于你的知见。
你不知道正知正见是什么,你潜意识中就选择了错误的知见。比如这个世界没有爱,比如做父母就应该怎样,做孩子就应该怎样。是这些信念让你痛苦和烦恼,而不是外在的事实。只要你能够寻找到相应的正知正见,你就能够从痛苦和恐惧中解脱。没有人需要受苦,真相是仁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