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判断的美妙

(2018-02-19 19:30:26)
标签:

教育

情感

心灵

育儿

杂谈

分类: 孟迁思语
没有判断的美妙

准备过年回家,有两件小事让我有一点小烦恼。它不至于成为很大的烦恼,因为我可以放弃它,但是我还是很想做的。这两件事儿,一个是给妈妈洗照片,另一件是买两包零食,准备串门用。

 

洗照片就是把我手机上的照片,交给数字打印照相馆去洗出来。我的手机刚买了不到一年,还没洗过照片,不知道怎么把照片倒出来给人家。因为不了解,就有点发憷,在头脑里过了至少十几次,到今天就不得不做了,因为明天就要回家了。我就用曾经用过的方法,把手机照片传到QQ上,再把照片从QQ上存到电脑,然后复制到U盘,就可以了。这个事情我想过、愁过十几次,结果在真正做的时候,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让我愁了那么久,还忐忑。

 

第二件事是买零食,我的设想是去稻香村买,小区附近就有,觉得还挺方便吧。虽然我不习惯带礼品,但是过年了,空手回去还是有点点过意不去。我这两三天之内去过那个店至少两次,到门口看见里面很多人,排了很长的队,就没进去了。我想:为这个事情排队干嘛呢?我给家人买礼物平时不能买吗?非要赶这个时间吗?我特别不愿意排队,没有任何一种美食值得我排队,现在为了买零食,我不能换个时间买吗?

 

我还给那个店打过电话,问他们几点开门,早上开门的时候是不是会人少一点。他们回答说,每个时间段都很多人的,早上还没开门,就有不少老太太在门口等着呢。我一听,心就凉了半截了。

 

今天,我忽然就有一念,想那个店并不大,即便挤满了人,我拿出一小时,甚至半小时排队也就足够了。这半小时我也不缺呀,听听语音什么的,很快就过去了。于是,我做好了排队的准备,就去了。

 

结果,在里面我很快就挑好了零食,就有店员过来问我要不要包装啊、怎么付款之类的,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不到十五分钟就完成了。

 

店里还是满屋子人,让我非常惊诧的是,那满屋子的人和排的长队,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排队是因为要装礼盒,或者要买那种成型的年货,像我这种买单纯零食的,扫码就好了,不用排队。

 

这个就特别出乎我的意外,我一直以为满屋子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我肯定也要排队,而且要排很长时间。没想到,那些跟我都没关系,那些不是我的障碍,是我一直以为它们是我的障碍。

 

没有判断的美妙

在这两件事上,我再次感知到了,什么是不可靠的。

 

《奇迹课程》练习里面说:你以为你的眼睛能看,你以为你的头脑能想。这些都是虚妄的,这两者都是荒谬的。我现在开始接受这一点了。前不久听到这两句话,就觉得很耐我寻味。到此刻,我更加深了对此的体验。

 

我们的眼睛不能看。最简单的,比如看美看丑,你只能看到你以为的美,看不到别人以为的美。你觉得这个姑娘很丑,傻大个,结果人家是国际名模。再比如,我一个家人对我说:“我现在最愁的就是你呀,你还不成个家。”他能看吗?他看不到我呀,我觉得我挺自在的,我不是不能成家,但现在不成家对我一点都不是问题。两个人也可以,一家人也可以,但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自在呀,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好。

 

我们的眼睛不能看,它只能是接收和寻找。它接收和寻找的东西,都是在我们心里已经认定的东西,其它的它接收不到,它也无意寻找。

 

在美剧《西部世界》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镜头。剧中的人都是些有血有肉的机器人,极高的未来科技让他们有感情、能疼痛、能痛苦、能喜悦、能思考、能分辨。其中一个工程师,他其实也是机器人,但是他不知道,他是管理和设计其它机器人的。但有一次在地下室,别人给他看关于他的设计图时,他说:“我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那么明显的东西他看不出,因为设计他的时候,把这块儿屏蔽了。

 

我的眼睛不能看,我的头脑也不能想。当我去想、去判断、去分析的时候,我不过是拿过去作为依据罢了。然而,一个人的过去可靠吗?可以依据吗?我知道每个人都是依据过去的,但现在我们认真地问一下自己,我们抽离出来看一下,一个人的过去靠得住吗?

 

比如这次我决定回老家过年,要见一大堆的亲戚,这些原生家庭的亲戚都是我的过去。这两天,不知不觉就有一些往事浮上心头,不知不觉就进行着一些可能性的对话,比如别人问我什么,我怎么回答。别人会问收入吗?会问婚姻情况吗?人家还没问呢,我已经在演内心戏、编台词了。这个就是头脑的运作。

 

这两天听《红楼梦》,讲到一个情节。王夫人过生日,请一众小姐妹吃饭。其间宝玉看到宝钗淡淡的,觉得是前几天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宝钗,所以宝钗不理他,于是他就淡淡的。黛玉看到宝玉因为宝钗不理他而淡淡的,就有点生气,演起了她自己的内心戏。王夫人看到宝玉不怎么说话,就觉得是因为自己前几天撵走了金钗,宝玉不开心,所以不说话。

 

 

我们作为读者,有一个机会做上帝,然后跳出来看这几个人,就发现每个人都在演自己的内心戏,但是谁也没有真正看到谁。这就是分裂之后个人心智的境况,谁也不了解谁,谁都是从自己特定的视角、立场去感知身边的一切,结果谁也不知道谁,就是无限的冲突、猜疑和隔膜。


没有判断的美妙

所以我们的头脑不能想的原因,第一,它是过去,而过去是不可靠的,是基于一个程序的。第二,没有人了解全局,每个人的成见都是偏见,都是认定什么就是什么,并不真的了解。

 

所以,一个人能够做出的最好判断,就是:我知道自己判断不了。这是一个人最清明、最本分的判断。我不知道下一刻,我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我自己。

 

假如我们内心没有自性、没有圣灵、没有上主,没有这些可以依靠,那么,当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判断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限的空虚和恐惧,就会更加依赖和打造自己的判断。这个就是世界的教导。世界教导我们,一个人有见识、能力强,都是他的判断力好,你要不断地修,修为自己的判断,不断地打造自己的判断。但是一个人的判断无论多好,都是有局限的。

 

对于我的个人心智来讲,对于我此刻的意识层面来讲,放下判断是特别放心和轻松的事情。因为我知道,放下判断了,就没有继续造业,就没有继续投射。我放下判断了,那唯一运作的就是圣灵。当我放下了判断,我不是无依无靠的,我是有圣灵最无限而圆满的支持的。

 

一旦我进入忧虑,进入冲突,我就知道,那个是我的判断。在真相里没有冲突,在真相里是平安的。我并不总是能够做到没有冲突和平安,但是我相信,在一元的真相里面,是没有这些冲突的。这些冲突和不安,都是因为我相信了分裂之念,而分裂之念必然导致冲突、不确定和匮乏感。所以,一个人的生活,是完全可以享受没有判断的美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