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偶像”

(2017-11-29 22:20:51)
标签:

教育

情感

心灵

育儿

杂谈

分类: 孟迁思语
说说“偶像”


奇迹课程当中,很多词汇跟平常生活词汇中的字相同,但是内涵差别很大,比如“罪”、“爱”、“偶像”。

 

什么是偶像呢?简单讲,你仰赖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偶像;你仰赖什么获得平安,什么就是你的偶像。

 

平安就是幸福,就是圆满。如果你不平安,就不可能有幸福,也不可能有圆满;如果你感到不幸福,感到有匮乏、不圆满,那也不可能有平安。

 

特殊关系、特殊事物、特殊境遇,这些都是偶像。比如,有人叹命不好,其实就是叹境遇不好;有些人追求爱情,就是把亲密关系当作偶像;有些人一心辅导孩子,那就是把孩子当作了偶像。


说说“偶像”


奇迹课程原文中说:“偶像除了罪咎,没有带给过我们任何礼物。

 

这和人们的感觉通常不太相符,尤其是人们还没有走完偶像的历程的时候。偶像通常是先甜后苦,就像恋爱一样,先相爱,再相杀,后招很厉害。权利也是这样,众生因为追求权利,最后迷失自己,不敢做自己,不能做自己,成为权利的奴隶。偶像也会产生嫉妒,因为你找不到完美的偶像,你总羡慕别人获得了你的偶像,就像有的明星结婚,然后有的粉丝自杀一样,有的粉丝不自杀,但是心中很失落。

 

偶像的形式无穷无尽,变化多端,跟随一个老师,老师成为偶像;追求一部课程,课程成为偶像;追求某些特殊的体验,这个体验成为偶像。奇迹课程从来没想做偶像,是人们心里需要偶像,才把它当成偶像。所以它的根源并不在于偶像,偶像什么也不是,全在于人心。

 

奇迹课程从来没有讲过自己最高,也没有讲过自己唯一,它只强调可以节省时间。在奇迹课程练习当中也明确出现,让我们“双手空空”,连奇迹课程也放下,“来到上主面前”。但这不意味着在一个阶段,你就认奇迹课程,很用心很精进地学习它会有什么问题,这样没问题,这不是追求偶像,而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心灵训练的教材。但是,如果你举起奇迹课程,把它当成一面旗帜,那它就是偶像了。

 

抛开这些具体的目标,具体的偶像,整个世界其实就是偶像。人为什么到这个世界上来呢?为什么我们让这个世界栩栩如生呢?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就在这个世界上呢?这就是心灵当初为了躲避自己分裂产生的罪咎惧,以为到这个有形有相的时空中来,就会让自己获得平安和幸福,这个思路的本质也是追求偶像。

 

 

小我的思维也是偶像,小我也是偶像。在心灵相信分裂一念的瞬间,我们自己怀着罪咎,不敢回头去看上主,不敢倾听圣灵,小我就来了,面带笑容地说:“兄弟,这些事儿我帮你办了,你不用怕。咱们去一个上主决不可能进入的地方,什么都是咱们自己说了算。你就跟我走吧,放心,你所关心的,就是我要给你的。”我们就觉得:“哇,太好了,感谢你,小我,今后我就听你的了,你说了算。”


说说“偶像”


正文第30章第5节《唯一的目的》,开篇就说:真实世界属于心的境界,在它的眼中,宽恕才是世界唯一的存在目的。只要世界不再以恐惧为目标,“由罪咎解脱”遂成了它的首要任务。它会认出宽恕的价值,以此取代偶像的地位;人们再也不对偶像趋之若鹜了,因为无人稀罕它的“礼物”。

 

这些话说的特别透彻和准确,你要了解这个来龙去脉,罪咎、恐惧,然后我们信任了小我,开始寻找偶像。小我是我们的偶像,世界是我们的偶像。小我和世界本身都是来自于罪咎惧,它们既然来自于罪咎惧,就无处不反映罪咎惧,这就是“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如果我们的源头不在于罪咎惧,不在于分裂之念,而在于一体的圆满,那么恐惧、罪咎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是绝对无法理解的事情。就像你不可能觉得你的孩子会杀了你,你不可能觉得你的父母会杀了你一样,那是不可思议的。在一体之中是爱,是平安的,没有见过其它东西,觉得那些是根本不成立的。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相信了罪咎,我们真的相信了它。尽管它在真相里面不可思议,但是我们一旦相信了它,我们的心灵就赋予它力量,已经幻化出了大千世界,我们已经觉得自己身在其中了,这只不过证明了我们内在已经相信了它。在这种情况下,宽恕理所当然地成了唯一目的,除了宽恕,没有其它的需要做。

 

你想改变世界吗?就像你在看电影时想到电影上帮助里面的角色一样,是徒劳的。你只需要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改变你的心境,改变你观念的源头,你只要这样做,一切自然会转变为幸福美梦,会转变为真实世界,因为除了你的心之外,没有其它的力量存在。如果你的目标放在幻相,那你就是在追求另外一个偶像。

 

你如果以改变世界为目标,那只不过是在换一种方式追求偶像,想追求一个更完善的偶像,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你改变心境,改变眼光,回到一体之心的时候,除了你的心之外,没有其它的力量,你不再投射恐惧,不再投射罪咎,那世界上剩下的就是真相的反映。尽管我们在过渡阶段还会在梦境中停留,但是这个梦已经是反映真相的梦了,不是反映罪咎惧的梦,这就是真实世界和幸福美梦。

 

所以,它会认出宽恕的价值,以此取代偶像的地位;人们再也不对偶像趋之若鹜了,因为无人稀罕它的“礼物”。

 

对于这句话,我此刻由衷地认同。但是在我的生活当中,是否还有对偶像“趋之若鹜”,或者还有被偶像吸引的时候?有,而且那个念头还挺多的。但是我对此一点也不批判,我对自己一点也不怨尤,我刚刚学会了这一点。

 

 

当这些念头起来的时候,有时一念生十念,十念生百念,又编故事又赋予感情,忙的不亦乐乎还停不下来,这个时候是有的。但是,首先我对这样的自己是没有怨尤的,我已经决定不去怨尤了。然后,我也把这个当成学习宽恕的好机会,你想想,要学宽恕从哪里学呢?不就是从这些事儿里面学吗?一个是从恐惧中学,从罪咎中学,一个是从你所受到的诱惑中学,这就是最主要的练习,这就是世界留给我们的作业。这个时候我就会做练习,读相关的正文。我们这几天的正文都是关于偶像的。有时候那个念很强,就读不进去,或者不入心,但是也没关系,有时候我就先放一放,再读,有时候我就先忍一忍,再继续读,还挺容易就过去的。从对偶像的编故事赋予感情中越过去,还是挺容易就跳出来的,看着所有的偶像表演,并且也了解自己和偶像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