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迁答┃如何看待父母的“出轨”

(2017-09-04 10:14:59)
标签:

教育

情感

心灵

育儿

杂谈

分类: 《哺喂孩子的心灵》

迁答┃如何看待父母的“出轨”

问:幼时,父母关系不好,母亲出轨了,我一直不知怎么面对,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首先,你不需要因此感到羞耻。羞耻感是非常压抑自尊的,人们对于羞耻感的隐藏,更使得羞耻感变得强大。

 

羞耻感永远是不必要的。并不存在需要羞耻的事情,只存在人们对羞耻的定义。换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本身是羞耻的。人们之所义感到羞耻 ,是因为社会对事情的定义,并不是因为那个事情本身就是羞耻 。

 

父母当中,无论哪一方出轨,那都只是对爱的呼求。这样的呼求和任何其他对爱的呼求的方式,本质上没有区别。父母不需要有羞耻感,孩子更不需要有羞耻感。过去的羞耻感呢,是我们自己无意识习得和接收的。而现在,要不要改变,这些看法,我们每个人都有完全的主权。


迁答┃如何看待父母的“出轨”


其次,在这样的父母有一方出轨的时候,另一方常常把自己定义为受害者,然后拉着孩子去指责对方。然后孩子内心就排斥另一方,指责另一方,想要保护受害的这一方。

 

这是一个经典的心理陷阱。受害者,施虐者,拯救者,这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循环。

 

而且神奇的是,一旦进入这个游戏,任何一方这三者都具备,她是受害者,她去指责对方,扮演施虐者。作为孩子,父母出现这种情况,心理压力很大,内心有很大的痛苦,内心有隔膜,成为受害者。又去成为施虐者。

 

破解这个心理怪圈的窍门在于,认识到没有受害者。如果爸爸出轨,妈妈非常痛苦的话,妈妈的那些痛苦完全是自己选择的。妈妈完全拥有如何选择的自主权,她可能没有觉察到,或不知道如何使用。使她受害的不是父亲的行为,而是她自己的看法。

 

我们比如说爸爸出轨的话,妈妈很可能觉得她的羞耻,代表她没有魅力,没有价值,完全是个失败者。离婚是一种选择,不离婚不这样去鉴定自己,是一种选择。


 

迁答┃如何看待父母的“出轨”


并非所有的妈妈都会因为爸爸出轨而痛苦。我在系统排列中见过一个家庭,那个父亲两三年内出轨过七八次,排列时,爸爸妈妈儿子都在现场,妈妈儿子都觉得这事很好玩,爸爸坦言说当时很空虚,通过那样的行为获得价值感。可以向这个家庭学习的是,妈妈和儿子能看到爸爸对家庭的爱,知道爸爸并非故意伤害谁,以及他们能坦然谈论这件事,这样就没有“羞耻”和“受害”作祟。可见,事情本身不是伤害我们的因素,而是我们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影响到我们。

 

孩子永远不必去做父母的法官,孩子永远不必负责去调停父母的关系。孩子能做的最好的就是,一笑置之。内心爱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不用道德去评判他,只是去爱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