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灵视角看阿法狗首胜李世石

标签:
围棋阿法狗人工智能心灵 |
分类: 孟迁思语 |
围棋对人思维的要求有三,首推计算力,要求思维的缜密和严谨,看错一步,便有灭顶之嫌,弈者围棋素养再高,计算力不够也无法在黑白世界立足,吴清源、聂卫平等大师级的围棋思想,计算力不足后,也只好退出棋坛,围棋圈子里本事最大的永远是年轻人;其次是大局观,要求思维的全面,考虑各部分的配合;其三是前瞻性,就是判断棋局的发展潜力。三者相乘,因其变化之丰富,围棋在棋类乃至智力游戏中称最。
刺激的是,现在,这个“最”被破了,人类一些“梦”被迫醒了。
我想这对我乃至对很多人来说,都会是一件百味杂陈的事情,有些声音会是叹惋,什么大师呀冠军呀功力呀,下不过一部机器;有些声音会不安,难道我们的大脑终究要输给电脑么,那人类会不会真的像科幻作品中那样被电脑统治……
应该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件事本身不具任何意义,但人们过去的信念会自动赋予这件事意义,人们赋予何种意义,就会有何种感想。总有一天,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并非“这件事带给我什么”,而是“我赋予了这件事什么”。
OK,说完这些背景,我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了。对于我这个《奇迹课程》学生来讲:
1 人脑和电脑没什么区别。
人脑是什么东西,就是些信念系统加一点逻辑推演能力,基于信念系统的主观性和推演能力的粗浅,“不可思议”应该被视为寻常,而非奇迹。
感谢这场人机大战,如此生动、直接的显示了这点,一个棋手的能力,无非就是判断力和计算力,判断就是依据过去的经验,计算就是逻辑推演,一个棋手消化上千局棋谱而内化为经验就很了不起了,但是电脑可以在特定程序下积累数百倍、数千倍的经验,而计算力人类更是无法和电脑抗衡。
这件事情给我最直接的鼓励就是,让我再次认清它的有限、主观,我更乐于不再依随它。不依随头脑,依随什么呢?这个随后就说到,再此不想省下的一句话是,人的心智本就是心灵分裂后的产物,而电脑又是人心智的创造,两者没有什么不同。

言归正传,除了头脑,心灵是我们真正的宝藏;我们所有外求的最终目标,都是我们的灵性本就拥有的。我们处处寻求爱的踪影,而我们的灵性本身就是爱;我们试图挣得或者积累富足,而我们的灵性本就一无所需、圆满自足;我们试图追求安全和自由,而我们的灵性本身就是恒常的平安,无限的自由。但凡停下各种恐惧的投射,我们就能轻松自在,但凡能连接上我们的内在,我们就喜悦安然。仅仅是静坐一会儿,哪怕你头脑中还是思绪纷飞,只要你不再给自己目标、期待,片刻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大的不同,有了更多的轻松和耐心;假如你有了灵性的信念,肯去倾听和追随它,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仅仅是容易多了、好过些了,而是“真好”“真好”,而这类体验将随着你对灵性的信心日益加深增厚,且永无极限,没有人能想像得出一个人作为灵性活着可以体验到多深的喜悦。
世间重视的是头脑,仿佛除了外在学来的知识经验、训练出来的能力,内在是空的一样……这就是社会对一个小孩子的态度,社会经常说“他那么小,又懂什么”,而所谓的“小”,不过是他的身体还没长成,经验还不丰富,成就还未做出,很少有人想过孩子的灵性和自己是一样的,更少有人认真地尊重孩子这一部分。社会尊重一个人都是因为这个人“做过什么”,而非这个人“是什么“,或者说,在社会眼里,”人是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就什么都不是。
只要疑问会成为向导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让人发现和尝试尊重自己的直觉,而只要是内求,灵性之路就开始了,因为那始终支持和祝福我们的,因为那始终守候和欢迎我们的,甚至那始终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佑护和指引我们的,正是我们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