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咨询师的心理定位

(2013-09-26 23:16:53)
标签:

孟迁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心态

育儿

分类: 《心理治疗师日志》

     

咨询师的心理定位



 

             咨询师的心理定位

                                                    小迁 

一位很好的朋友要做一个心理咨询,她问我怎样和来访者连接,我很感谢这个提问,让我有以下的梳理:

 

第一,内心有一个单纯的感谢,对方信任你,认可你、选择你。无论付不付费,无论你接不接受对方的邀请,这个感谢都足以独立存在,老实讲,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敞开自己,坦陈自己的困难、脆弱,不是特别普通的事情。

当然,你也可以欣赏和感谢自己,能够给出对方这个安全感。

 

第二,相信自己,相信存在

先说相信自己,如果对方选择你,这代表你就是他当下最好的选择,无论你的咨询能力、资历如何,当他选择了你,这就代表你是当下最好的选择,这不需要证明,这已经发生了。

你也不必期待成长到多好、内心强大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咨询,你比对方多知道一点就可以做,咨询是一个帮助,如果你五岁,你就可以帮助三岁的,你不需要等到自己二十岁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帮助人。

 

相信存在指不对咨询做固定的期待,比如发生什么、效果如何,相信真实、自然发生的就是好的。很多心理咨询的培训强调设定目标,我觉得你梳理一下你对来访者以往的了解,预设一个朝向,也不是不可以。不是不可以是说,我不反对,但我自己不会这样,我比较喜欢当每一次是唯一的一次,发生什么就算什么,我不觉得人的成长可以准确预定。但预设而不预定,我也不反对,我把那看做一个准备,只要不影响尊重咨询的当下就好。

 

第三,不以“指导者”“帮助者”自居,单纯的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完全尊重来访者的意愿。比如,我在咨询中有时会说“我有一个对你的观察,你想听么”,这里面有两个信息,一个是说,这是我的观察,而不是说这是你,我的观察是否符合你,你说了算;另外一个信息,你可以不听,这是一个尊重。再比如,“我看到一个画面,这个画面里……,这个画面里的情况和你像么?”

 

不催促也是重要的,有时我会说:“这是我看到的可能,并不是我对你的期待,我相信你真心愿意改变,也相信你比我更了解自己什么时候准备好”。催促经常是咨询师的需要,咨询师以为对方就应该怎样,这是有违接纳和相信的。

 

大部分情况下不催促是好的,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我看到贝曼多次使用“靴子疗法”,就是推对方一把,我自己也经历过嬉笑怒骂皆是咨询,我会说“你太讨厌了”“我不要听你这些,我要听的是”,但这些都是在对方和我连接特别好,他不仅确信我是爱他才这样,而且他确信我说的是对的,实际上,我内心是全然爱和相信这个人本身,而“讨厌”“不要”的是他已经可以还来犹豫和撒娇。这种情况是我很确信的时候,才这样做,初次来访,或者连接不够,那显然是不适合的。

 

最后说一点,若有余力,看看来访者给自己带来什么,他的分享绝不是偶然的,那里面必然有一个专门给我们的礼物。有时那个礼物是对方的情况增加我们某方面的了解和体验,有时那个礼物是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有时那个礼物帮助我们确认自己相信的或实践我们选择相信的,有时那个礼物是来提醒我们自己的,我们发现自己在某种意义上讲和来访者是一样的,对方就是专程提醒我们的。

 

                  咨询师的心理定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