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孟迁亲子关系心理治疗心灵成长育儿 |
分类: 《孟迁心理成长自助》 |
或许你能猜到,我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我曾经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希望自己勤奋和刚强。我曾经用“一懒万事休”来警醒自己,也曾以男人的血性、阳刚、坚强等来要求自己,但我现在变了,我爱我的懒惰和软弱。
我的懒惰里有自我爱惜,每一个人的懒惰里都有自我爱惜,如果自我爱惜太少,一个人会把自己累坏,单纯幼稚的人总是把自己累坏,他们责任心太强了,他们经常为了很不值当的事情把自己累坏。我想到我的爷爷,他大概是我的第一个懒惰老师,他是懒出笑话的爷爷,是因为懒经常被村里的人讲段子的爷爷,可是呢,那些比他爱干活的人,比他更节省、更过日子的人都早早的去世了,那些人因为每天急着把一点活干完,为了急着做这做那比他少活了二三十年,人生不是用来催赶的,何必因为不值当的小事过度使用自己呢,相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讲,有什么真的值当牺牲身体呢?
懒人都有懒人的办法,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干活不行,但是他的胆子大,就干些守夜的事情,比如庄稼熟了要人看,可是旁边是坟地,就没人去了,比如井里掉进去贵重的东西,可是这口井也淹死过人,就没人下去了,下去的人说有手在下面拽他的脚,就更没有人去了,我爷爷就去,他从来没有怕过什么,不要说鬼,日本鬼子都不怕,做梦都是追着鬼子跑。很多人怕蛇,我爷爷不怕,我奶奶去地里给爷爷送饭,看着爷爷的帐篷上挂满了死蛇,不敢靠前,让我爷爷过来,走近一看,我爷爷腰里还系着一条,我奶奶吓得大喊,我爷爷笑,说,这多凉快。
因为我爷爷懒,不会干活,很多人都看他不起,曾经扬言,说一旦生产队解散,我们一家子都得饿死,结果呢,我们家现在是我们村最发达的。别人就生气,就奇怪,说,就凭他(我爷爷),怎么能有这么好的小人儿们(孩子们)。其实,我爷爷太懒,我父辈被逼得有机会都拼命抓住,到部队吃粗粮,别人都吃不下去,我的父辈都觉得很好呀,这还不好,管饱。他们在家里经常吃不饱,到了冬天就去讨饭,我父亲兄弟三人都讨过饭。因为我爷爷懒,指望不上,我父辈们都自立自强,各自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说的有点远了,但是,懒惰里面是有好的东西,除了自我爱惜外,懒人会寻求自己的出路,因为他懒,不愿意太麻烦,所以他会想自己的办法,常常因此而提高了效率,大多数的发明都是人们不满于繁琐的现状寻求突破而出现的,我做事的时候,如果看到太麻烦,就想一定有办法不必如此,结果每每真的找到好办法。
懒惰里面还有勤奋。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要多懒有多懒,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可真下功夫。我发现,一方面自己爱睡觉,不爱收拾家(也不太会),可懒了;一方面自己好勤快好努力,我参加成长营,主持完父母沙龙已经深夜了,别人都回去就睡了,我基本上不管多晚,都打开电脑把自己的心得记下来,我经常发现自己头一天玩到半夜,第二天猛地一气呵成的写出好几千字,不吃饭,喝喝水,抽抽烟,但不愿因为吃饭断了感觉。这还不算勤奋么?相反,我看到那些干什么事情都让自己不怠慢的人,往往没有高潮,没有井喷式的作业。
如果说“爱”懒惰比较容易的话,那么“爱”软弱就难的多。我曾经很讨厌软弱,这几乎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品质。我妈妈软弱,我的幼年爸爸不在家,妈妈的软弱(没有主见和力量),让我活得特别小心翼翼,非常拘谨,很痛也很怒,所以我很长时间里讨厌、憎恶软弱。
后来我发现,如果不是软弱一点,如果不是麻木一点,我妈妈大概在她那个家庭里活不下来,当我了解了妈妈的童年的时候,我有很强的这样的感觉。软弱有一个很大的资源就是得以存活,虽然活得不舒展,但是在力量不够的时候,这样可以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机会有希望,而硬碰硬可能导致自己毁灭或者损耗太大,我爸爸就是刚强的人,他的损耗太大了,我宁愿我爸爸也有一点软弱,不要那么要强,不要那么大的责任心,把自己的生命早早的耗尽。
软弱的人通常都有很好的同情心,他们往往都很善良,没有坏心,很能体恤人;软弱的人都不爱出头,对别人没有威胁,更容易谦卑。这样软弱的人的人际关系就往往很好。我妈妈通常是这样,A亲戚和B亲戚互不喜欢关系淡薄甚至恶劣,可是呢两人都愿意和我妈妈来往,实际上,我哥哥和我也不知不觉中学到做到了这一点。
现在我做治疗师,一个很大的资源,就是特别能给人安全感,没有那么强的好奇心去了解别人不想说的,没有那么强的责任感去帮助人家尤其是在人家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没有那么强势非要控制一个局面,所以,对方就更放松,更信任我。很多人和我一见面就信任我,第一次聊天就把心事、隐私告诉我,我很轻松的做到完全跟着来访者走,尊重他、接纳他,而不是主导他、改变他。这是我的同行非常羡慕的,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气都做不到,而我很自然地就做到了,因为我的个性中就有这一部分。
作为治疗师很重要的是个人的修为,而个人修为非常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谦卑,我不敢说自己有多谦卑,但是自己不炫耀,不抢占上风,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也已经是很好的品质了,而这一点是非常的利于个人学习和成长的。
软弱当中也有力量和强大,这就像阴阳相生一样。比如高中时,看到别人打架很害怕,可是有一次呢,我早自习装成高二的学生骗我们高一的年级主任,我很镇定的,要不镇定一定露馅,后来别的同学包括那些经常打架的同学都很佩服很惊讶,因为那位主任非常凶,没有人不怕他,没有人敢耍花招,我居然轻易做到的。再比如说,我当初辞职做亲子教育,完全没有积蓄,也不知道如何获得收入,就很果断的辞掉了,那时候的逻辑就是“这样的单位生活一定不是我要的”,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理由不足够去面对衣食无着前路茫茫的现实,但我没什么困难就做到了。我有时候都好奇自己是怎么回事,对多数人比较难的我这都不难,对多数人容易的我这都挺难。但不管怎么说,我不认为自己缺乏勇气。
所以呢,这就是我爱懒惰和软弱的理由了。然而,如果有人认为我真的喜欢懒惰和软弱,那他就错了,如果你认为我讨厌懒惰和软弱,他又犯了第二个错误。我不是歌颂这两个品质,这两个品质糟糕的一面我很清楚,我这样说,一方面是吸引别人来读,更重要的是,我想说,任何品质都无所谓好坏,任何品质都有好和坏的两种倾向,只不过看你怎么理解和使用。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缺点看做缺点,他的自我接纳必然出现困难,如果他能看到这个缺点背后的资源,他就不仅能接纳这一点,还能更好的使用这一点。比如,在我的漫长的少年岁月里,多愁善感给我带来好大的负担,人家都那么不经意就过去了,我就是放不下过不去一刻又一刻地陷入苦恼、低落、黯然,我的开心时刻比别人少好多,可是欣慰的是,我终于慢慢的看清我那么多愁善感是因为我有一颗敏感的心,而这个敏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我可以因为小事难过的时候,我也可以因为小事开心,尤为重要的是,它能帮我很深入准确的理解人和事,这对于我从事的职业再宝贵不过了,前天一朋友在酒吧里说,一个的感受力就是他的表达力,他表达的好一定是他感受力强。我想我能写点东西,能比较好的理解一些东西,能够比较好的了解别人,那要多感谢我内心的敏感,比较好的是,敏感已经不再是我的负担,我越来越懂得怎么爱惜和应用自己的敏感。
所以,我慢慢学习也向别人倡导,中性的去看待一个特点,而不去定义为一个缺点或者优点。如果你能透过“缺点”看到资源,你就能接纳和使用它,如果你能透过“优点”看到风险,你就能发挥恰当而避免副作用。我不讨厌任何一个缺点,比如爱发脾气,它背后的资源是有力量和有要求,比如固执,它背后是认真和忠诚,比如没主见,它背后的资源是适应性好有弹性,没有一个品质是确切的、死都翻不了身的缺点,背后都有一个资源,只不过要学习一个怎么用的智慧罢了;我不羡慕任何一个优点,比如爱学习,很可能意味着对自己要求太高,比如善良,很可能意味着界限不清和纵容,比如认真,很可能太严肃缺乏弹性死板。任何一个优点,常常伴随一种危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了觉察和调控的智慧,这个人才能圆融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