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弹》的心理意味

(2011-01-10 21:46:54)
标签:

杂谈

分类: 孟迁思语

       

《子弹》的心理意味

                  

                             《子弹》的心理意味

                                          孟迁

 

 看到大街上五块钱一张的高清版《让子弹飞》好心疼,为一部电影被盗版心疼,第一次。

              

心疼什么?心疼姜文的活儿呀,抠得多细呀,几秒钟的戏随便就排个三天五天的,成千上万的镜头,几乎没有少于二十遍能过的,这还不算开拍前熬本子那些不眠之夜,不算谈投资热着脸走那些饭局……可是,再和朋友看了两遍电影院之后,我买了一张,问卖盘的兄弟好卖吗?说,好卖,好卖,天寒地冻就靠这俩贺岁片儿了。这个时候,《子弹》票房已经过了五亿,算是圆满的“站着挣了钱”,另外,《子弹》能让想进电影院的少数人过了瘾,也能让买盗版盘看了片,还能照顾到天寒地冻地摊兄弟的日子,我觉得,这样的贺岁片真是“贺岁”。

          《子弹》的心理意味

    吸引我的是整部电影乃至电影诞生过程中那股劲儿。

“站着”不挣钱的人多,他们说“谁让咱站着呢”;“跪着”挣了钱人也多,他们说“挣钱嘛,不寒碜”。可是,难道尊严和希望不是我们都该追求的吗?少了哪样我们能痛快呢?

《子弹》的心理意味

“惊喜”一段也给我惊喜。从小到大不知道给多少人用带着猫腻的“惊喜”惊喜过多少回。这次,张麻子用愤怒的大便嗓代我们面质了“黄老爷”,算是给老实人出了口恶气。可是马上电影又出现了花姐拿着枪指张麻子的桥段:

张:你是被黄四郎买来的?

花:对。

张:他打过你吗?

花:打过。

张:我打过你吗?

花:没有。

张:你恨他吗?

花:恨。

张:你恨我吗?

花:不恨。

张:那你不拿枪指着他,你拿枪指着我?!

花:因为你是好人。

这叫什么,这叫弱肉强食,森林里多数是这样,人群里这样也不少,这点和后面“谁赢他们给谁走”实属一辙。对于个体而言,人可以是英雄君子,对于多数人来讲更多的可能是自然法则,动物求生存和繁衍,百姓求太平过个好日子,道理是一样的。好在,张麻子明白了这个理,还懂得“怕后面是怒”,而怒里自有力量,这也是黄四郎输的根源,他以为鹅城的人只有怕。

《子弹》的心理意味

冯小刚的电影是奶茶加爆米花,买个高兴,挺好;老姜的电影是二锅头加驴肉,喝个痛快,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岂不更好?!

《子弹》的心理意味

 

 

ps: 1 这电影挺鼓舞我的,我很感谢。也出发我很多对姜文的思考,写了一篇《什么样的家庭养出了姜文》,将刊登在《婚姻与家庭》二月刊上,现在还不能发。

    2 电影中也有一些纰漏和遗憾,鉴于我对此片的感情只提一点,太像电影了,所有的人都好像是道具,少了点人气,整个电影没看到一个人,包括场地,最主要的外场地就是那个二三层楼围成的大胡同,太像电影景地了。是贺岁片的缘故,还是姜文想说的太多顾不上这些?再有整部电影精彩的有点干,给力是足够了,并不是说没有湿和柔软,但总体上来讲有点干。为了是干货也可以不这么干。这就是四十七岁姜文的作品,我相信姜文还有很大空间。

《子弹》的心理意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