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父母要学会“允许” 孟迁做客红孩子网答疑实录

(2009-11-05 11:16:09)
标签:

杂谈

 

答网友问:做父母,要学会“允许”

玉米妈妈:我们来解答几位红孩子社区网友的提问。这位妈妈说,我家姗姗现在三岁半左右,每天早上起床总是有起床气,怎么办?每天眼一睁就哭,我试过听音乐、劝说、打骂都不管用。如果我也睡懒觉,跟她一起睡到自然醒的话,她反而在我们前面醒,而且从不哭,每次都是高高兴兴的说:妈妈,我们起床吧。可是平时,我都是在她前面起来,所以,她一醒就开始哭,可怎么办呢?

 

孟迁:从这位妈妈提供的一百多个字的信息里,不足以让我做特别准确的判定,我只能根据经验来推断,这应该是孩子遭受了一种压力。就是起床本身不是压力,但是她在遭受一种起床的压力。如果这位妈妈来找我咨询,我第一个问题肯定会问她,就是你是不是经常催孩子起床?是不是催得很用力、很看重?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有起床气。因为她很明显,当睡到自己醒的时候,是孩子先起,会很开心,有一种自然的层面,她很开心,还会叫你起床。那为什么当平时的时候,就是父母起得早再去叫她起,一醒她就哭呢?因为那时候她是“被迫”起床的,当然这个被迫也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她想做她自己,但是她做不了自己,她必须得起来,父母一直在催。人做不了自己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我们做不了自己,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调节,但是孩子没有这种调节的经验和能力,那么她就直接反映在情绪上,就是哭、闹。她不知道怎么说,因为你催她起床有你的道理,她说不过你,但是她又真的感觉不是那么在做自己。

 

玉米妈妈:所以是不是可以建议这位妈妈,比如说孩子睡觉的时间都是有规律的,是不是平时让孩子早一点睡,这样的话,她可以先起,不需要妈妈叫。

做父母要学会“允许” <wbr>孟迁做客红孩子网答疑实录 

孟迁:也是可以的,我感觉到一个信息,就是这位妈妈很在意、很拿这个问题当回事。可能妈妈在这个事情上不够放松,因为她孩子才3岁半,按说时间要求不是很严格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她如果这么当一回事的话,孩子肯定会更当一回事。我们刚才谈到焦虑,我不知道是不是中间有什么焦虑。

 

玉米妈妈:这位妈妈问,孩子做事喜欢拖拖拉拉,怎么帮她树立良好的做事习惯呢?有时候越催她快点,却越没什么效果,而且两个人都不高兴。

 

孟迁: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共性的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写了一篇文章,我觉得特别好,急性妈妈配着一个慢性孩子,或者是一个急性老公配着慢性妻子。这不是巧合,这是内在的。当然也有互补的可能,但是我先说有可能的一个内在逻辑。催一个人的时候说“你快点”,其实是一种“不允许”;“你怎么这么慢呢”,这是一种指责,首先没有人喜欢这个样子。你越来催我的话,我心里越感觉到压力,什么时候催呢?审讯犯人的时候,这是非常有效的技巧。但是,其他的时候会让人感觉到很不舒服。“你这个还用想吗?你快点做决定”都不允许人家不会,不允许人家不懂,不允许人家暂时不熟练,不允许人家想。但是,我们刚才谈到,一个人天生是要做自己的,当他不被允许做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有其他的状况出来,你越催他就越慢,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做父母,我们要学会“允许”。我们常在无形之中对孩子说“不允许”。举个例子,我们给孩子讲题,“这个题这么简单”背后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呢?”

 

孩子感受到你不允许他不会,你要求他本来就应该会。其实他就是不会,他不会的时候,你越去这样讲,给他的压力就会越大。所以他看到你的时候就不想学习,看到学习的时候也不想学习。回到刚才这位妈妈的问题,如果非得让孩子有一个时间选择,比如说问孩子你去不去姥姥家?不知道,那我给你5分钟想,想不出来也没关系,但是你得允许孩子去想。当孩子认为可以自己想,自己控制,他就不会拖延了。

 

玉米妈妈:下面一个问题说,我家有9个半月的宝宝,精力特别旺盛,一天睡不到12个小时,陪他玩累了有时候就敷衍着他,我自己打瞌睡。这样,宝宝会不会感到父母不重视他,缺乏关爱感呢?

 

孟迁:我觉得这应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解决如何消耗宝宝精力的问题,第二个是父母怎么样高质量陪伴的问题。就是说他的确存在这种差异,这种差异是经常的,就是父母的个性跟孩子的个性不一样,这个性当中,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精力。精力跟个性是仅仅连接在一起的,外向的人他自然精力充沛,他精力充沛自然精力多。

 

玉米妈妈: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

 

孟迁:比如说我们需要三个小时加一回油,可能外向的人,他就是空中加油。他看到这个人越多、事越多,他会越兴奋,尤其是聚会场所是很明显的。那么这个精力从这个个性角度来讲,他天生精力旺盛,妈妈精力不够,所以在个性方面,会有这个差异。这时候得想办法应对差异,其实也不难,就是在你累的时候找个人代替你。再一个就是,你要想一个让孩子自己能玩的办法,解决精力以上不够的问题,倒不用特别担心,只要你陪伴的时候质量高就好了。孩子对这个非常敏感,你重视不重视,他其实都非常敏感。

 

玉米妈妈:好的,谢谢您的解答。最后请孟迁老师来对今天的访谈做一个总结,也给我们红孩子社区在全国一百多万的网友传授一下您的亲子关系之道。

 

孟迁:简而言之,愿意做好父母,首先做好自己。做好自己,不是知识和技巧能解决的问题,是自己要有这个意愿、勇气来走好这段路。

玉米妈妈:好的,谢谢您!

 全文链接:http://bbs.redmama.com.cn/BBS-T1107630-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