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有没有秘密

(2007-11-09 13:06:27)
标签:

教育杂谈

家庭教育

孟迁

分类: 《家庭教育新概念》

你们的孩子

http://images.blogcn.com/2007/8/5/7/fengmonuonuo,20070805190823142.jpg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生命的弓上发出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的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

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

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纪伯伦 《先知》

 

          教育有没有秘密

             文/孟迁

纪伯伦在《先知》中说:孩子是借我们而来,而不是从我们而来。这是不争的事实,却非人皆领悟。孩子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而是借我们而来的另一个新的独立的生命。他不属于任何人,除了他自己。但是,太多的父母误解了这些,从而为教育布下了巨大的障碍。

父母们十月怀胎生下孩子,然后又含辛茹苦地抚养他,于是便以为自己是孩子生命的源头,并以“施恩者”自居。他们替孩子做着各种决定,并把自己的愿望变成对孩子的期望,他们“天经地义”地预定和左右着孩子一生的轨迹,无视自己认识的不足和经验的局限,无视孩子的独立和权利,无视孩子的喜好和天分。

剥夺对自己的事情做主的权利,随意限制孩子的自由,是父母们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缺乏对孩子的尊重不仅必然破坏亲子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不尊重孩子的特点而产生的期望必然与孩子的实际相矛盾,而直接压抑孩子的发展。我们知道马喜欢奔跑而鹅喜欢游泳,所以我们也就不能期望自己的孩子必须喜欢篮球或者钢琴。不尊重孩子的特点和人格正是大多数家庭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尊重别人本身也是教育的内容。

我们无疑是爱孩子的,可是我们的爱却往往是有条件的,有几个父母没有因为孩子让自己丢脸而向孩子发过火呢?一旦孩子让自己失望,那个父母脸上的慈爱不会随之而变呢?这些有条件的“爱”是让人怀疑的,父母究竟是爱自己的孩子还是爱那些条件呢? 

http://pdyz01.mofile.com/p/1/2007/6/11/UL/ULWHLQ107E_202_500_320.jpg

另外,由于我们对于自身的偏见和教育上的无知,“名曰爱之,实则害之”的事情也是经常,问题是,对孩子有害的“爱”是爱吗?不能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更有活力的“爱”是爱吗?徐母对徐力的爱是爱吗?鲁迅先生说:“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难道孩子的精神生命死于父母的“爱和责任”不是更悲苦吗?

是把孩子向雕塑家对待石头和胶泥一样塑造,还是根据孩子的天性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是一个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断言,只要具备足够的条件和时间,他可以使任何一个孩子成为科学家、医生、律师,也可以使他们成为小偷和罪犯。然而随着心理学的深入发展,这个大胆而天真的假想很快就被淘汰了。

出于相同环境并接受相同刺激,不同的孩子依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孩子并非像雕塑家手中的胶泥一样随着我们的意愿而变化,他们的内在力量主宰着他们做出相应的选择并决定发展的方向。就像只要将他们置于人群之中,他们就能学会说话和走路一样,只要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他们就会最终完成对自己的塑造,我们不过是他们的参照和根据,选择最终由孩子自己来做,他们内在的天性和生命力将告诉他们做什么样的选择。那些自作聪明的教育家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来刻意进行的“塑造”和“培养”,不过是缘木求鱼。

尽管孩子本身蕴藏着神奇而巨大的生命力,但是孩子仍然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们无法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条件、适宜的环境和必要的经验。观察并发现孩子的天性,为实

现孩子的天性而创造条件、提供经验正是我们的责任。

他们对环境的渴望如同植物渴望土壤,但是劣等的“土壤”会让孩子的生命孱弱而萎缩。假如我们提供的环境和相应的期望不适合孩子的天性,期望就会变成对孩子的压抑,期望愈烈,压抑愈深。不恰当的要求和期望与孩子天性的长期违背,必然导致孩子内心的紊乱。

他们也需要经验,就像婴儿无人照看就不能避开危险一样,经验的缺乏常常令孩子们在为自己的生长所进行的斗争中失败。然而我们不恰当的经验却会损伤甚至毁灭他们的生命。

教育有没有秘密?有,它就是对孩子的尊重、爱和帮助。

                   

          本文为《家庭教育新概念》序言

 

教育有没有秘密

 

新浪亲子中心推荐其他篇目:

 

最让孩子伤心的26句话

单亲妈妈不等式

 

必须教给孩子的六件事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高威信父母的九个特征

我眼中的90后

 

 

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教育

从暑假安排谈“闲暇教育”

家境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儿童低情商的三种表现

儿童情商培养四步骤

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

影响孩子发展的三个因素

  

 

做父母必需的八种智慧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

孟迁如何做父亲

 

开发儿童智力谨防三误区

单亲父母的9个心理陷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