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做好父母这件事》孟迁家庭教育单亲教育 |
分类: 《上帝也是单亲》 |
故事1 德国电视二台晚间播放的关于家庭问题的节目里面的一个真实个案,讲述一个10岁的小男孩,父母离异已3年,母亲因为怨恨的孩子父亲而拒绝父亲探视孩子,父亲为能见儿子只好诉之于法。法庭的裁决是母亲必需让父子俩每月有一次接触的机会,然而在父亲探视孩子时,孩子策划了一场成功躲避父亲的闹剧,父亲一走孩子迅速关上房门后,跪在地上大哭起来。没有和父亲见面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落……
故事2
世界上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婚姻,有多少种婚姻,就有多少种分手。父母不同得分手类型,对孩子的影响自然也大不相同。
虽然没有完全相同的分手,但是同类分手类型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把分手的类型分为六类:
1朋友型
夫妻双方发现彼此不适合继续再做夫妻,但是都很尊重和理解对方,婚姻不能为继了,但是感情还在。分手后双方不会发生财产纠纷,探视问题也会尽职尽责、彼此体谅,这样的分手对孩子几乎没有什么消极影响。
2 亲人型 百日夫妻自有恩
3君子型
婚姻结束了,但是怨恨还没有结束,长时间的沉浸对对方的抱怨和指责中,必有一方属于“怨妇”或者“怨男”,总觉得对方不仁不义,深深的伤害了自己,自己的命好苦,“天长地久有尽时,此很绵绵无绝期”。殊不知,人的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记性太好了,人生是应该学会忘记的。
这样的关系状态,对孩子是一种无疑的伤害。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恋爱和婚姻。真是让人遗憾。
6敌对型
套用那英的歌词来讲,这种状态属于,你伤害了我,不要想“一笑而过”,此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双方婚姻结束了,但是仇恨之火并没有熄灭,只要有机会就剑拔弩张,孩子在他们手里必然成为报复的工具,拒绝对方探视,拿孩子要挟对方,对他们而言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殊不知,当他(她)成功的伤害对方的时候,自己也受到了同样的伤害,甚至更大的伤害。
仇恨是一团火,你不理它,它自己就慢慢熄灭了,你越在乎它,它就像借了风力一般,越燃越旺。这样的背景下,孩子的心灵是极易扭曲的,生在这样的家庭,真是一件让人同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