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抱怨的人很多,人们因为抱怨而徒增的烦恼、造成的不利则更多。
永远不要抱怨,能改变就去改变它,不能改变就接受吧;我们越是不愿忍受,就越难忍受,越难忍受也就越不愿忍受,如此恶性循环,因为一个士兵而失掉一座城池的事情就出现了。
积极的改变现实、完善自己是必要的,但是,改变现实和自我完善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总有我们力不能及的地方,总有我们不如意的地方。人类的历史,既是改变自然的历史,也是适应自然的历史。不能改变客观的现实,就要改变自己对现实的态度。
不怨天尤人,也不怨天尤己,如果不能改变现实,我们就必须适应现实,如果不能改变自己,我们就必须适应自己。
克服抱怨有时候更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境由心造,改变了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也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人生虽不能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也是广泛存在的,无论是环境、他人还是自己。其中,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是人们重要的烦恼来源。可能自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可能自己有点刻板、有点迂腐,不太幽默或者不能多才多艺;可能自己生来就不适应成为舞台的中心,可能自己永远不能像某些人一样左右逢源;可能自己做过很多蠢事甚至过去不堪回首。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也不能只注意这些。无论是谁,总会有感觉自己特别糟糕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人会让这种灰色的感觉转瞬即逝,而也有些人却倒霉的让这种感觉伴随终生。重要的不是我们没有什么、不能什么,而是我们还有什么、能够什么。自己就是自己,好坏都是他了,嫌弃不如珍惜,生气不如争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喜欢和鼓励自己吧。也不要背上过去的包袱,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现在重打锣另开张,好好开始。
抱怨环境和别人,常常是因为忽略了自己的责任和作用。正如肯尼迪的那句名言所说:“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们什么,应该问问你为国家贡献了什么”,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环境。而抱怨别人,就更没有道理,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别人。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对某某那么好,可他却……,这有三种情况,其一,正是你对他太好了,把对方惯坏了,激发了对方自私和丑陋的一面,你待人处世在分寸上除了问题;其二,你薄施厚望,你没对人家多好,却以为对人家很好了,然后又以“施恩图报”的心理去期望,你当然要失望了。
抱怨不仅仅于事无补,还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抱怨是一个方向的问题,积极的应对还是徒劳的抱怨,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两者必居其一,抱怨不能停止,积极的行动就不会真正的开始,抱怨越久,不仅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也意味着离积极的行动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