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好书共享 |
2018暑假好书推荐《儿童教育心理学》
一、内容简介
阿德勒是奥地利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教育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他所开创的“个别心理学”在心理学界独树一帜。所著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他告诉我们,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全书共十四章,分别阐述和分析了人格的统一性、优越感、儿童自卑情节、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环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外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青春期和性教育、教育的失误、对父母的教育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最后附录了个体心里问卷和五个孩子的案例。
二、推荐理由
阿德勒指出,这本书为家长和教师而作,我们可以从书中对儿童教育的新的洞见中获益。这本儿童教育书出版70多年来,在欧洲特别是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今在中国,对于为人父母者或者教师,一样具有震耳发聩的作用。细读这本书,有益于从深层次提高我们对儿童教育的方法,培养更多有健全人格的人,从而更好地在幼儿期帮助家长挽救问题儿童。让我们在遇到和面对问题儿童时不再一筹莫展,而是静下心来回顾书中所提及的教育理论和案例分析,去查寻造成问题儿童的根源,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教育策略,而非不知所措。
三、读后感悟
在幼儿园一日工作中,除了正常的保教工作,教学研究,最让教师棘手的莫过于那些问题儿童。每个班的问题儿童都会是教师魂牵梦绕的牵挂,他们存在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而问题的根源如果细细追问,也一定是各有千秋。
虽已有25年的学前教育工作经验,在面对年轻教师所追问的问题儿童的教育建议,我却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总是从师德的层面要求大家关注每一个,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成长。但如何面对完全不同的孩子,采取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却一直是我的短板。随着对这本书的深入阅读,我仿佛看到一扇窗,这扇窗里透出了阳光,我终于寻到了光源。
作为教师,我们要牢记,对待儿童时一定不要粗暴、鲁莽,而应该不断给他们鼓励,不断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不断缩小他们的想象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
作为教师,我们要牢记,对不同的孩子都千篇一律地采取相同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不管哪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当我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分类时,我们必须把每个孩子作为个体来对待。
作为教师,我们要牢记,在儿童教育中,对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评价是最严重的错误。我们应该知道,在任何时候,鼓励比批评更有效。
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明白,理想的学校可以更好地充当家庭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媒介。良好的教育不是指课程的教育,而是人格的发展。
而在塑造儿童人格的过程中,与家庭的配合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都知道,和问题儿童打交道反而比与他们的父母打交道更容易。这就要求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家长的情绪向友好、坦率的方向发展,使自己以一个善意的帮助者的角色出现在家长面前,而不是指责家长,指出他们过去的错误于事无补,让家长遵从我们的新方法来指导孩子的进步才是我们要做的。这样目标一致的教育合力才会在教育上更容易取得进展和成就。
专业发展的道路很漫长,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向前走。而阅读《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样专业的书,会给我们一双飞翔的翅膀,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