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园共育,构建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成果报告

(2018-03-01 15:05:08)
分类: 课题研究

   摘要: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新建园,面临教师队伍配备薄弱、家庭科学育儿水平低、课程资源相对单一这三大主要问题。通过带领教师内化《纲要》、《指南》,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园本培训,坚持开展园本教研和课程开发,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组织读书沙龙、开展家长开放日、引领家长参与课题研究和课程实施等举措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水平。在家园共育的生态教育环境下,幼儿园课程建设日渐丰富和系统,形成了包含生活课程、游戏课程、主题教学课程和户外活动课程在内的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课程的构建和实施,促进了家长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专业化迅速成长,幼儿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

关键词:家园共育 生活 游戏 课程 生态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济南市市中区七贤中心幼儿园建于2011年,位于较为偏远的城乡结合部井家沟村,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家长教育素养相对较低导致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面临困难。

(一)新建园师资队伍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幼儿园教师队伍年轻化,编外教师占幼儿园一线教师的73%,教师自身的保教水平、与家长沟通的能力、调动家长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专业素养需要提升。

(二)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能力尚需提高

60%的幼儿由祖辈看护和接送,留守儿童数量约占在园幼儿总数的40%,年轻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家庭教育水平无法满足幼儿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单一,课程资源匮乏,缺乏适于园情的园本课程。

在传统学前教育模式影响下,幼儿园以五大领域分科教学为主。幼儿园课程缺乏生活化、游戏化,幼儿的自主性较低,对于幼儿多元智能的开发、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种阻碍。在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构建适于本园的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满足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成长的需要。

(四)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

幼儿的成长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年轻教师和家长对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充分,教育行动落实不到位,导致幼儿个性成长得不到重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家长理念更新和课程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问题解决分阶段进行。

(一)基础阶段(2011.9-2013.9

1.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组织教师理论学习、读书工程、专业技能培训、一对一入户家访等活动,指导教师树立科学育儿的理念,教师们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掌握家园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建立了与家长的合作关系。

2.帮助家长科学施教。通过组织家长参加班级学期家长会、观摩幼儿园大型家长开放日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和科学施教的方法,家长们逐渐了解学前教育,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

3.重视保教课程建设。带领教师解读和内化《纲要》、《指南》的精神内涵和五大领域教育目标,构建丰富的领域教学、集体游戏和户外活动课程,研究开展区域游戏课程。

(二)提高阶段(2013.9-2015.12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带领教师进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市级十二五课题研究,引导教师重视生活教育;指导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稳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培训力度,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先进理念,保证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一次外出学习;坚持开展教师读书工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教研组多样化教研,促进教师梯次培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幼儿园通过邀请学前教育专家讲坛、邀请优秀家长经验分享、教师进行《指南》宣讲,让家长学习教育经验。幼儿园通过开展家长读书沙龙、邀请家长参加亲子社会实践、亲子游戏、参与艺术表演等,帮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方法,树立科学育儿理念。

3.构建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创设生态化的教育环境,吸引家长参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引导家长重视生活和游戏活动在幼儿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价值。优化一日活动安排:减少集体活动,增加生活课程、自主游戏,构建起生活化游戏化的园本课程。家长们在课程创建过程中,站在专业家长的角度上,积极献计献策,教师与家长一起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形成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家长教育能力的提高,优化了幼儿的整体教育环境,形成了有效的教育合力,家园共育质量明显提升。

() 形成园本课程体系

在家园共育的生态教育环境中,构建了包含生活课程、游戏课程、主题教学课程和户外活动课程在内的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包含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安全教育在内的生活课程,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适应能力、培养了安全意识,促进了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包含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主题区域自选游戏在内的游戏课程释放了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经验,获得了个性成长。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发展目标为基础的生活化游戏化主题教学课程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包含快乐体操、体育游戏、冬季跑步、户外劳动和户外区域自选游戏在内的多元化户外课程让幼儿身心愉悦、健康快乐。

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有效促进了本园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带动了本社区的学期教育水平。
   
(二)创设了生态化的家园共育环境

1.生态化户外环境的创设

生态化户外环境的创设为多元化户外课程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为下阶段室内外一体化生态环境的创设奠定了基础。

生态化的户外环境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丰富立体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3700㎡的户外场地,育有乔木百棵、灌木万株;开辟开心农场、葡萄园、幸福花园。一年四季,季季有景、有趣。二是蕴含智慧的游戏场地。草地、草坪、渗水砖、沙地、悬浮运动地板,各种活动地面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巧妙铺设,地面和图标设计蕴含课程智慧。迷宫既是绿化带,更是游戏场;好玩的山坡、神秘的山洞、空中钻笼,快乐沙池有机融合,成为孩子们嬉戏与探索的乐园。三是适宜的游戏材料。户外器材以木质为主,优质塑料为辅,同时,根据游戏需要,投放来自各班和幼儿家庭的各种小型游戏材料。

2.生态化教育环境的营造

我们所倡导的生态化教育环境,不仅包括生态物质环境的创设,更注重生态精神环境的营造。在生态教育环境中,幼幼关系融洽、师幼关系平等、师师关系互助、家园关系密切,达到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生共长。生态教育环境在实践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员爱阅读,学习氛围好。教师在每年两本专业书籍阅读、每学期一次图画书讲述和每月一篇读书笔记撰写中专业精神得以滋养;幼儿在每周两次的分享阅读和每两周一次的图书漂流中阅读兴趣得到培养;家长在每周一次的家长学校课程学习中育儿理念得到更新,家园共育的密度、深度和广度得以提升。

二是家长信任教师,家园关系密切。家长认同幼儿园课程实施,积极参与课程建设。100%的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各类开放日活动;100%的家长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达99.65%

三是幼儿喜欢来园,个性得以滋养。生活化游戏化的园本课程重视生活和游戏在幼儿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价值,让幼儿有更多体验和创造的机会,区域主题自选游戏让幼儿有更多自主发展、自由交往的机会,教师在观察和指导中关注幼儿的个性成长。

四、效果与反思

生态化的家园共育、共建的生活化游戏化课程有效提升了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对于社区、集团幼儿园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同时,在课程实施与评价、家长参与力度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实施效果明显

1.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生活化游戏化园本课程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实施,激发了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制定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密切围绕幼儿园发展规划,个人成长档案建设初见成效。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师德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关注一般幼儿的基础上,更注重特殊幼儿进步,分析每位幼儿的家庭特殊性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幼儿园积极接纳随班就读幼儿,自2016年共接纳自闭症幼儿2名,暑期与启明星幼儿园进行特殊幼儿融合教育,教师对特殊幼儿的悉心关怀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家长们纷纷寄来感谢信、赠送感恩锦旗,有效指导特殊幼儿家庭进行科学施教。

2.深化了家长学校的课程体系。家长在参与课程实施中认识到自身家庭教育的欠缺,学习意识提高了,2016年创办了家长学校,2017年引进每周一课的三宽家长学校课程日益系统,家园共育的密度、深度和广度得以提升。

3.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丰富的课程资源既有各领域教育目标指导下的课程内容、月工作计划、周主题活动设计,更有独具本园特色的分享阅读,童话剧表演、户外和室内区域主题自选游戏、科学种植等生成课程资源。

4.提升了本区域的学前教育水平。在提升本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将成果与集团内各园分享,主动指导各园开展分享阅读、户外课程和环境创设等各项保教工作,有效提升了本区域11所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市中区陡沟办事处殷家林幼儿园和市中区育才幼儿园为七贤中心幼教集团成员,均属于村办幼儿园,周边家长鲜少接触先进育儿理念,家园沟通质量、力度相对较低,在七贤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方式的带动下,他们的家园共育有了质的改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幼儿全面成长、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七贤中心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带动下,幼儿园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组织大型家长开放日,发挥幼儿园公众号宣传作用,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家园之间形成了尊重、信任的合作关系,家园配合力度大幅度提高。他们借鉴七贤中心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成果,开启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两所村办园的教师经常参加七贤中心幼儿园的课程培训和教学研讨,自信心与保教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健康成长。在七贤中心幼儿园的全方位帮扶下,从两所幼儿园目前均已晋升为一类园,办园质量稳步、快速提升。(2)本地域特殊薄弱幼儿得到个性发展

(二)课程实践有待改进

1.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待挖掘。在课程建构中,幼儿园良好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特色资源未能充分有效的创新性利用,挖掘深层次的教育价值,班级特色课程不明显,未根据幼儿特点进行相应调整。计划将种植课程、分享阅读等课程进行立体化建构,形成幼儿园、班级特色课程。

在课程实施中,领域整合不够深入,幼儿接受的知识经验相对零碎,不能具体、系统的将知识整合;课程计划与落实间有差距;教师的备课内容能否后续应用有待观察。

2.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待提高。年轻教师们专业知识不足、对课程体系认识不够深入,实施整合课程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课程实施中,教育机智不够成熟,生成课程能力相对薄弱,缺乏自身教育特色。计划进一步加强教师课程建构专业学习,增强教研力度,提升教师课程生成与实施水平。

3.家长参与力度与广度待提升。在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过程中,家长根据教师的思路实施活动,主动策划、建构课程的力度较小。家长学校开展课程以来,家长参与系统课程学习的广度不够,家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系统性有待提升。下一步工作中继续提升家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发挥不同职业家长的特殊价值,家园深度携手,创建生态家园共育新局面。

执笔:赵翠红 黄曼 段绍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