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6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搜索引擎 B2C C2C 品牌
◎品牌
B2C更能彰显信任的价值
买卖双方不够互信的情况下,虽然造成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高昂成本
,以及网购消费者的体验流程不顺畅,但仍然没能阻止中国电子商务 的高速成长。生命自己会寻找出路,电子商务在中国最终也能找出自
己的生存之道,只是这个摸索时间会比预期的的长很多罢了。
而且,正由于中国是一个信任稀缺的社会,因此反而更突出品牌电商 的价值。从去年开始,北京中关村多家数码商城结束营业,凸显出现
在的消费者可能认为到实体商店购买数码商品,还不如在知名的电子 商务网站上消费可靠,而且比价更容易,送货上门速度又快。
此外,由淘宝独领风骚许多年的
C2C交易模式,虽然仍然在去年的双 11大促(每年11月11号的年度大促销)达成了天价交易量,但在近几 年独立
B2C电商网站的教育下,已经培养出一批「觉得略微贵一点没 关系,有保障比较重要」的消费者。
特别是沿海一线城市的网购消费者,已经相当程度培养出「买数码上 京东,买书上当当,买XX上YY」之类的这种品牌指名度。这是大城市
消费者的特性,时间宝贵,不想花太多在网上淘商品。也因此像淘宝 C2C这种网购模式在一线城市渐渐的不讨好。
而淘宝 C2C上面的消费者,是一群非常刁钻的消费者,非常愿意花费 大量时间在找出价格最低质量可接受的商品,并乐此不疲。高度的价
格敏感,高度的身经百战以致于能够辨认出卖家所售是否为假货(笔 者曾跟几个淘宝资深买家聊天,对于他们辨识假货的能力瞠目结舌)
◎以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看市场格局
如果我们以价格敏感度来区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大概会出现这样一 个情景:相对不敏感的消费者(例如笔者这种白领),盘据在独立
B2C网站上。在这些网站上买不到的,才会想到去淘宝看看。这群人 觉得,略为多花一点钱买得安心省麻烦的是值得的。
而淘宝集市的消费者是闲暇时间最多最要低价的消费者,他们总能找 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这群人不认同天猫的略微高端的 B2C平台定位
,认为天猫上的东西质量或品牌与淘宝集市上的商品无甚差别但价格 却较贵。或许天猫上的商品真没假货,但他们宁可在淘宝集市里翻找。
对价格敏感的群众人数毕竟是比较多的,因此才会说淘宝仍还可以独 领风骚好多年。然而,价格并不纯然是网购消费者的唯一决定因素。
比方说,比价搜索引擎在中国已经存在好多年,这几年
B2C电子商务 市场遍地开花,却也没看到哪个比价搜索网站成功聚集大量人气。
因此,如果我们依照价格敏感度来区分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可 以画成下面的图形:依照价格敏感度由低到高,依次是独立 B2C电子
商务网站,比价搜索引擎(以eTao一淘为代表),再来是天猫商城之 类的 B2C平台,最后是淘宝集市之类的 C2C平台。
(图)依照价格敏感度来区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120226-01.gif
从上图可以看出,比价搜索在中国的生存空间有多小。真正在意价格 的人,不会在独立 B2C网站购物而会倾向去 C2C平台,只要使用淘宝
站内搜索就够了。凌驾在 B2C购物网站上的比价搜索引擎只能捞到很 小一群用户,因为偏好在独立 B2C购物的人,其实对价格不那么敏感。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体认到电子商务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之后,很多独立 B2C电商开 始务实起来。媒体广告费用成本节节高涨,订单转化率却因各种信任
因素短期内无法提高,因此预期将有相当数量的独立 B2C网站会进驻 到类似天猫商城,卓越亚马逊之类的 B2C平台去。
到别的平台去开分店实质上能增加订单,无形中也多了曝光机会。类 似天猫这样的 B2C平台虽然免不了要投放站内广告才能带来流量,但
由于来到平台的消费者本身就已经是购物意向明确,广告效率比百度 之类的搜索引擎还是要高。当然,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仍然是个问题。
这几年虽然独立 B2C声势大涨,但淘宝与天猫恐怕还是能继续独领风 骚一段时间。大型的独立 B2C一如笔者在2011年
3月份的文章《中国 电子商务的未来格局将是「五个淘宝商城」》所说,会持续的往平台 化发展,而小型的独立
B2C网站将会不断的进驻到这些平台中。
(图)未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格局: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120226-02.gif
在这种市场格局中,能存活的是大型平台,依靠商品的丰富度来吸引 用户,商品一旦丰富,平台就兼具比价搜索功能。而另一个能存活的
则是在某个商品品类领域里的自创品牌电商,依附在大型平台上生存 ,藉平台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流量养品牌。两头不靠的电商将很难生存。
B2C 平台间的竞争远还没开始。就算京东商城叫嚣要跟淘宝系争天下 ,也并不容易。去年淘宝双11大促及天猫双12大促所达成的单日交易
量,如果在京东上同样搞一次,估计京东的网站要瘫了。限制京东商 城发展的是技术能力,这是为何京东要去挖角Oracle副总裁的原因。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497(文: 【嘉丰资本】投资合伙人黄绍麟 | 数位之墙)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后电子商务时代(一)投资人正在为「不信任」买单
■ 后电子商务时代(二)从价格敏感度看市场竞争格局
- 2012/02/26
■ 未来的电视
- 2010/02/28
■ 如何远赴中国大陆工作(五)
- 2008/02/24
■ 数位之墙十周年:一个黑手的学习之路
- 2007/02/25
■ 中国互联网大预言(一)市场迈入饱和期
- 2006/02/26
■ 警讯:台湾数字内容行业的末班车
- 2005/02/27
■ 书评:《当科技变身时尚:16%
的科技营销密码》 - 2005/02/20
■ 上网人口的数字游戏
- 2004/02/29
■ PDA
变身三部曲 - 2004/02/22
■ 数字产品造型决定论
- 2003/02/23
■ 在线影音兴起,抢了谁的生意?
- 2002/02/24
■ 互动电视与互联网
- 2001/02/25
■ 互联网与通讯的结合
- 2000/02/27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职新浪网,台湾大哥大,3G威宝电信。2006年后于大陆工作,曾任职51.com担任总裁助理暨新闻发言人
(后转任战略顾问),及湖南卫视快乐购旗下电子商务子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目前于著名天使投资嘉丰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投资科技初创企业。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