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鬼望坡》书评一(by 风中的百合花)

(2006-11-23 22:27:02)

在每个孩子的心灵里都有一架精确的天平

 

老师的博客是我整个夏季做的最努力的事。《鬼望坡》是我觉得很受震撼的一部推理、悬疑、惊悚小说。之所以说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为老师坦言的写作初衷。在一次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事件中,一位母亲为了抱在怀里更小的婴儿,不得不把6岁的女儿一个人留在恐怖分子手中。尽管这样做母亲也心痛万分,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似乎也只能这样做。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后来恐怖事件得到了解决,那位被暂时放弃的女儿回到了母亲身边,但是此时她已经不再是那个爱妈妈、亲妈妈的孩子了。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既不能指责母亲,因为她没有更多选择,婴儿离不开妈妈,如果把婴儿留在那里,母亲带女儿出去,那么婴儿必死无疑;如果妈妈独自留在那里,女儿带着婴儿出去,婴儿因为没人照料也会凶多吉少;只有把女儿留在那里,妈妈带着婴儿出去,或许还能实现保住全部的愿望。

事情最后的结果也确实证明了母亲的选择的正确,三个人确实都保住了。但是正如老师所说:“遇难者让人心痛,幸存的人也未必幸福。”劫后重生的女儿已经变了,她已经“两眼毫无生机,象是笼罩着一层寒冰”了。这件事表面上看像是过去了,但是它已经在这个孩子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批判恐怖主义者的惨无人道,只探讨这个孩子的心理变化的问题。

或许这个孩子会对恐怖主义者感到恐惧,但是最令她伤心绝望的却是母亲的放弃。这是她最不能原谅的。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不平等”的。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实际上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架精确的天平,他们用这架天平衡量爱、关心和重视。

婴儿时期的孩子就懂得向父母讨要别的孩子拥有的玩具了,因为在他看来,你有,我也应该有。再大一些的孩子看到父母对别的孩子表现得更关心、更有耐心,他就会吃醋、嫉妒,甚至还有私下里对那个孩子实施报复。正是因为老师对儿童心理学知识的了解,以及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他才写出了这么一部意义深刻的作品。

看《鬼望坡》是很令人毛骨悚然的,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不敢晚上一个人单独在家。但是越觉得恐怖,越是疑窦丛生,就越想看下去。因为作者通过故事的主人公罗飞之口,不止一次表明,任何表面上看似鬼神的东西,最后总能用科学知识解释出来。所以,恐怖的过程、惊悚的过程就变成了一段探秘的过程,看老师到底怎样把这团已经纠缠得解不开的谜题,一个一个解释通透。

我是一个心理学研究者,同时也是小说爱好者。我觉得好的小说一定有深刻的含义,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因为这个最能抓住人心的东西,也是人们之所以觉得一部小说可读、精彩、震撼的关键。但是仅有深刻的意义还不能成为一部优秀的小说。优秀的小说还必须是一部好看的小说,也就是你需要有一个好的故事,需要设计环环相扣的情节,这样才能吸引人一直读下去。而周老师无疑是这方面的行家,《鬼望坡》的故事结构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一旦看到就不想停下来了,即便像我已经被吓得不敢一个人晚上单独在家了,但还是每天追着看周老师的更新。

我的一个很爱书的朋友说,每个人看小说的目的是不同的。但我觉得《鬼望坡》这本小说,却几乎是和所有的小说爱好者看。喜欢惊悚刺激的朋友,在这本小说中一定会得到满足;想要探寻小说背后的价值的朋友,肯定会满载而归;热爱推理小说的朋友,看后一定会对老师的推理能力翘指称赞;想要学习小说境界设计以及构思的朋友,一定会在这里学到很多……

总之,不管你读小说的目的是什么,不看《鬼望坡》都是你的一大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