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研员是干什么的——人员定位——教研七十年演变逻辑

(2025-04-15 10:14:09)

教研员是干什么的——人员定位——教研七十年演变逻辑

林荣秋

我国教研员角色是伴随教研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探究七十年来我国教研人员角色的变迁历程,有助于了解教研制度演进和教研员承担任务的特点。 

行外多数人不了解、不知道教育系统教研员是什么,就是系统内也有些人不了解教研员能干什么。

 由于教研员的直接服务对象常常是教师群体,教师之外的群体对其工作常常不甚了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教育领域之外的社会人士知道教育局有基教科、人事科、财务科,却不知道有教研室,不知道教研室的功能与作用,不知道教研员是做什么的。3

从整体梳理可以看出,20世纪,教研员负有教材组织、教学检查、质量评估、教学经验推广、教师指导等职责。自此之后,各类政策文本中表现出淡化教研员行政角色,强调专业角色与研究职能的趋势。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孙福荣、胡红珍、韦静梳理了课程改革中教研员角色的发展历程,对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教研员的为而位位而为工作轨迹很有帮助。他们的总结如下。

初创期(1949—1956年),教研员的职责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教师培训,二是教材教法研究,三是互相听课观摩学习。

发展期(1957—1965年),教研员的职责主要有四项:一是开展学科教研工作,二是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三是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四是参与学制教学改革实验。

 挫折期(1966—1976年),教研员的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尝试恢复教学研究,二是参与教学管理,三是参与新版中小学教材的编写。

 恢复期(1977—1984年),教研员职责范围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恢复教学业务管理,二是参与课程教材建设,三是加强教师研修培训,四是组织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

规范期(1985—1999年),教研员的主要职责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推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由恢复走向加强;二是在课程教材建设上,由参与走向主持;三是协助教师培训,由整体性走向针对性和专业性;四是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走向规范化。

完善期(2000年至今),教研员的职责表现:一是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二是教师培训方面逐渐聚焦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在教学研究上增强科学性,其四是逐步推进新课程实施。[4 

教研员是我国区域教学质量保障人员,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教学改进、教师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教研员的地位与作用日显,有关教研员职责的研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教研员角色、教研工作、教研员能力与发展方面经历了理念探讨与历史分析、制度关切与实证调研、国际比较与本土论证相交叉的研究过程,其中教研员角色研究起步最早,教研转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多线并进的研究提出了三个重要且环环相扣的研究问题:教研制度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教研员作为教学领导与课程领导的关系,教研员核心能力的基础所依。

【选自《善本教研》(林荣秋广东教育出版社2024·12引文略)引用本文须注明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K3nfI0yLQSJVeoosFoWOJ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