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
(2023-08-31 13:56:29)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
一、信息化/数字化的概念
信息化、数字化按字面意思理解,这两个词的确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但是也不可否认,在目前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信息平台来看。信息化、数字化很多时候都被混在一起了。
以减肥做为例子:
“信息化”:买个体重秤,每天量体重,体重秤显示的数值,就是信息化。
“数字化”:不仅记录体重,还记录你所有生理数据,模拟一个“数字化”的你,然后根据算法,给你一套针对性的减肥方案。这就是数字化。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信息化”可理解为:是用电脑或者手机上的各类软件来替代传统工作。
举个例子,过去入职需要填写一个入职申请表,而现在手机扫码打字即可。
“数字化”就是将工作过程进行数字量化,例如工作时长、产出等等,方便寻找更优方案。
举个例子,通过系统将不同人员的工时和产出进行记录,对比出更好的员工,从而分析他的工作方法。
二、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
1、信息化:“业务数据化”,先让业务流程能被数据记录下来。
信息化=“业务数据化”。即:让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过程,以及客户服务、现金流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在业务系统上用数据记录下来。
核心和本质是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数据管理,典型工具是信息化系统,例如:报表工具、OA、ERP、CRM、SRM、PLM等。
2、数字化:“数据业务化”,用已累积的业务数据去反哺优化业务流程。
数字化=“数据业务化”。即:把信息化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交易数据、用户数据、潜客数据、产品数据等,不断整合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商机、用数据优化业务组合。
核心和本质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的业务创新,其重点关注的是“数据驱动业务”,典型的工具是数据化系统,例如:低代码平台、BI工具、数据仓库、数据平台等。
在信息化阶段,技术还是业务的支撑和协作工具。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利用技术使业务产生创新变化,将技术与业务融为一体。所以,从技术与业务的协作关系上说,在数字化阶段,技术是对业务起到引领、共创的作用。
总结: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是信息化的高阶阶段。
信息化解决的是效率问题,而数字化则是业务价值导向,也就是通常说的给业务赋能。数字化必定包含信息化且不能否定信息化,同时数字化转型一定要返回到业务本身,因为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业务问题,其与信息化又彼此关联、彼此驱动。
三、信息化——提高效率的直接路径
其实现在帮助企业信息化的工具很多,而且很便宜,从即时通讯(钉钉、企业微信、飞书)、OA办公(泛微、蓝凌)、线上会议(腾讯会议、ZOOM)、云盘、文档编辑等等。无论是“SaaS级服务”还是“私有化部署”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厂商能够提供各种支持。
所以对于现阶段中国的企业来说,要想把常规工作信息化,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可能唯一的难点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工具。
四、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通过百度指数可以看出,“数字化”其实是三个词中流量最大的概念了。我们也经常听到“数字化转型”这个说法。
其实数字化的目的在于:能够帮助企业经营的各个链条产出详细、全面的统计数据。然后经营者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去调整生产经营策略,获取更大的利润。
所以数字化两个关键点:数据记录、数据分析。
相比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的落实看上去要难上一个level,因为要做到数字化,企业并不是简单的买几个系统就能完成的。真正推广让企业员工用起来才是最难的事情。需要企业员工能够理解,自己这么执行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一旦中途有一个环节数据出现失真或者缺失,可能就会使得企业的数字化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想要实现数字化的平稳推进,就需要一款好用的数字化平台。
选自
https://mp.weixin.qq.com/s/1FNjGj6cOgSwjHo9G2Vp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