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汪洋五千言,多少智慧在言说与不言说间找到平衡。能够想到两个关于古文的常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加清晰一些,一是古文是没有句读的,而断句之间理解的差异极大,二是古文是没有词的,更多是字,一字一意,更为言简意赅。
一、德经中的五句感触的话
1.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和大怨,必有余怨。
司契,拿着债券的人;司彻,直接讨债的人。这有点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意味。而大怨、余怨,有矛盾论的本质。
2.善战者不怒。
怒,在古人有很多种,总体来看,应该都是尽量避免的东西。情绪是一种很难控制的东西,冲冠一怒为红颜,泰山崩而不变色。教父中说,对你的敌人,你不能生气,生气意味着你已经输了。
3.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善建者华西的标语大概来自于此,这就是来自历史的力量,那种厚重感,非一般语言所能替代。
4.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从闻道的角度看,上中下各个境界的人都能够学习到,但区别如此大,或者说闻道有先后,而只有行动的人才能抵达。
5.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德仁义礼,古人是将这五者进行排序了,而我们现如今最重视的礼,反过来想,不得已而已。
二、道经中的五句感触的话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是一种过去式,还是将来式,是下定义,还是指明路径,也许都有。寿者,死而不亡者。对富、对志,都要有全新的认识。
2.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暇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有境界之说,但务虚名者,怎么能拥有这些无。治未病者,终究还是需要知音。
3.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
长久与猛烈是一对反义词,坚持的力量来得最为持久。
4.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如果联系成语来看,委曲求全、矫枉过正,怎么来理解这些事情,执一者如何。
5.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从领导力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多时候追求的是畏之,其实为三等,更好点的,亲誉之,二等,一等的功业,下知有之就是最为高层次的。为人处世也当如此,想要获得名誉的,想要获得权威的,终究雨打风吹去,还不如多做些空谷留音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