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月17日。长城站。
早晨帮厨没多久,就接到通知8点半赶到智利站,9点乘坐智利空军直升飞机出发。长城站派车把我们6人(极地中心生物学博士海涛同行)送到智利站。
赵所与智利南极研究所专家熟悉,互相讨论了今天的考察任务后,就与执行飞行任务的机组人员商量确定飞行路线。
原本计划6个人同行,由于飞机可乘人数太少,每次只能送3-4人,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分两组行动。
赵所、小裴、韦博士及海涛博士4人去Melville Peak,那里主要是始新世沉积地层。我和星星博士去北边的Ridley Island,这个岛上可能主要是新生代火山岩,星星博士专门研究火山岩。
今天巧了,我们两人穿红色考察服,赵所他们4人都穿了橘黄色的连体服,我们戏称红队和黄队。
黄队的任务要大一些,大约需要2个小时,我们可能1个多小时就够了。正要走时,长城站陈站长和春雷专程赶来送行。赵所带领黄队先走,我们两个在智利站等待,大约1小时左右飞机返回。
直升机再次缓缓起飞,朝着北东方向飞去。大海从我们身下掠过,偶尔能看见大海中矗立的孤立的小山峰。几十分钟后我们到达Ridley岛附近,从飞机上看Ridley岛要比地图上看感觉小多了。小岛上山峰陡峭,很多地方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飞机绕着小岛盘旋了一圈,没有找到可以着陆的区域。发动机的声音很大,我们带着耳罩互相难以交流,我对面的机组人员打着手势说无法降落。其实,眼前的地形情况我们也已经很清楚,只是期待着能找到一块稍微平坦一点的区域让飞机着陆,以便我们下去工作。飞机绕岛又一圈,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降落地点,我们只能无奈地同意返回考察站。
虽然没有登陆成功,这依然是一次有意的尝试。因为这个岛从来没有人做过地质研究,岛上主要是火山岩的认识也来自卫星影像解译。但一切以安全第一,走前陈站长和赵所都专门给我们提醒过。
飞机返回的途中,我们身下掠过的还是那片冷冰冰的大海,偶尔能看见海中露出来的小岛,和飘过来的一些小小的冰山,远处的陆地上,覆盖了厚厚的冰雪。
飞机很快回到了智利站,我们下飞机时,一队旅游人群急匆匆从站区穿过。






早晨帮厨没多久,就接到通知8点半赶到智利站,9点乘坐智利空军直升飞机出发。长城站派车把我们6人(极地中心生物学博士海涛同行)送到智利站。
赵所与智利南极研究所专家熟悉,互相讨论了今天的考察任务后,就与执行飞行任务的机组人员商量确定飞行路线。
原本计划6个人同行,由于飞机可乘人数太少,每次只能送3-4人,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分两组行动。
赵所、小裴、韦博士及海涛博士4人去Melville Peak,那里主要是始新世沉积地层。我和星星博士去北边的Ridley Island,这个岛上可能主要是新生代火山岩,星星博士专门研究火山岩。
今天巧了,我们两人穿红色考察服,赵所他们4人都穿了橘黄色的连体服,我们戏称红队和黄队。
黄队的任务要大一些,大约需要2个小时,我们可能1个多小时就够了。正要走时,长城站陈站长和春雷专程赶来送行。赵所带领黄队先走,我们两个在智利站等待,大约1小时左右飞机返回。
直升机再次缓缓起飞,朝着北东方向飞去。大海从我们身下掠过,偶尔能看见大海中矗立的孤立的小山峰。几十分钟后我们到达Ridley岛附近,从飞机上看Ridley岛要比地图上看感觉小多了。小岛上山峰陡峭,很多地方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飞机绕着小岛盘旋了一圈,没有找到可以着陆的区域。发动机的声音很大,我们带着耳罩互相难以交流,我对面的机组人员打着手势说无法降落。其实,眼前的地形情况我们也已经很清楚,只是期待着能找到一块稍微平坦一点的区域让飞机着陆,以便我们下去工作。飞机绕岛又一圈,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降落地点,我们只能无奈地同意返回考察站。
虽然没有登陆成功,这依然是一次有意的尝试。因为这个岛从来没有人做过地质研究,岛上主要是火山岩的认识也来自卫星影像解译。但一切以安全第一,走前陈站长和赵所都专门给我们提醒过。
飞机返回的途中,我们身下掠过的还是那片冷冰冰的大海,偶尔能看见海中露出来的小岛,和飘过来的一些小小的冰山,远处的陆地上,覆盖了厚厚的冰雪。
飞机很快回到了智利站,我们下飞机时,一队旅游人群急匆匆从站区穿过。







前一篇:为雪域南极盛开的生命之花歌唱
后一篇:海狮岬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