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2014-11-21 15:26:27)
标签:

南极考察

画册

格罗夫山

刘小汉

分类: 南极图片
      11月21日。北京。
      收到刘小汉、琚宜太主编的大型画册:《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格罗夫山位于南极内陆,距我国中山站400多公里。格罗夫山被淹没于茫茫南极冰盖之中,由大大小小孤立分布的60多个冰原岛峰组成,冰面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峰梅森峰2360米。格罗夫山地区地形复杂、冰裂缝密布,危险四伏。但那里风景独特、优美,号称南极大陆最美的地方之一。零零散散的冰原岛峰分布在蓝色的冰盖中,你很难分清楚这到底是地的边缘,还是天的尽头,天地分隔于一线之间。
      格罗夫山地区是南极著名的陨石富集地之一,像是上帝赐予给我们的礼物,让一代代科学家们通过它们,探索宇宙的奥秘。
      刘小汉老师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开拓者,曾是我国第一次、第二次格罗夫山考察队队长,被称为格罗夫山王国的国王。1998年底,刘老师带领两名考察队员和一名机械师,单车独闯距离格罗夫山地区,开辟了我国南极考察的新领域,并在首次考察过程中,发现4块陨石,为我国南极陨石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小汉老师关于南极大陆古环境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基于格罗夫山古土壤和半固结沉积岩的研究提出,在3-5百万年之前,南极大陆冰盖的边缘曾在距离目前陆缘4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一带。
      琚宜太博士读博士期间就已经2次进入格罗夫山考察,其中一次担任考察队队长,加上我们22次队格罗夫山考察,他与他的导师刘小汉老师一样,2次担任格罗夫山考察队队长,也是我国唯一一位3次进入格罗夫山地区考察的科学家。2005/2006年第22次南极考察,我第一次到南极考察时,正是在琚宜太博士的带领下进入格罗夫山考察的。记得在上雪龙船之初,琚宜太队长对我们说:“在格罗夫山地区考察,你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也可能都是你自己的最后一步”。
      手机拍了其中的一些贴在这里。
      疏忽了,应该拍一张历任格罗夫山考察队队长的照片集合,现在只能先在这里报上他们的名字。
      第1-2次:刘小汉研究员;第3-4次:琚宜太研究员;第5次:黄费新博士;第6次:缪秉魁教授。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遥远的地平线-南极格罗夫山启示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高粱-九儿
后一篇:感冒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