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雪暴-来自中山站的体验
(2013-07-29 21:30:47)
标签:
南极
中山站
越冬
雪暴
it
|
分类:
人在北京
|
7月29日。北京。
快到8月份了,北京的闷热天气不知道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晚上看了寿春博士QQ空间里的“雪暴”一文,才感觉到一点点凉气袭来。没经过他同意,先粘贴过来,大家一起凉快凉快。
之前跟同学聊天的时候,好多人都提醒我让我在这边多写点日志之类的东西跟大伙分享一下,也让大家都了解一下南极这边的生活,但是由于本人天性懒惰加之文笔不好,从上学开始最怕写作文,所以口头答应着但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前几天聊天,同学又说起这个话题,令我深感愧疚,从而下决心试着写点东西。正好碰上前几天连续四天的雪暴,这是我们上站以来连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雪暴天气,这次就先写写南极的雪暴。
先从极夜结束说起吧,连续五十多天的极夜于7月17号结束,我们一直盼着看日出,然而太阳公公貌似不着急见我们,只在极夜结束的第二天中午露了一面便又急匆匆的接着回去躲猫猫了,好在它不会在躲猫猫的时候被玩挂喽,否则我们就悲催了。太阳出来的那天中午,哥几个跑到山上拍了几张不知是日出还是日落的照片,回来以后突然想起一句歌词比较适合哪个场景,当时我们几个应该吼两嗓子“太阳出来我爬上坡,爬到了山顶我想唱歌”,还没来得及等太阳再出来爬山坡,雪暴就来了,而且一来就是四天,也让我们吃尽了苦头。
雪暴对我们站上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就是队员的吃饭问题,每次雪暴天气总会有几个人不去食堂吃饭,我也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从宿舍栋去综合栋要经过一个小桥,这个小桥就是个风口,每次雪暴小桥上风都特别大,而且从桥中间开始沿着集装箱的方向筑起一个长长的、高高的雪坝,一般集装箱那头的雪会有两三米高,桥头也会有一两米高。我们去综合楼都是逆风,风雪使我们根本看不清路也看不清雪坝的高度,更严重的是风雪使人无法呼吸,要穿过小桥非常困难。这个时候我们过桥就像突击队一样,常常我们过桥的过程是这样的:这时候一个人是不敢独自过桥的,先找个同伴装备好以后一起过去,走到跟前尝试了一下无法正常呼吸了,被逼着退回宿舍,第一波突击失败,待休息片刻,再多叫几个人,人多了出去心里更有底,然后带好风镜、面罩,准备二次突击,一行人踉踉跄跄走到桥头,然后陆续的爬上雪坝,连滚带爬的翻过去,这一拨人就成功的过桥了。
雪暴对我们要去山上观测栋的几个人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因为风还没有达到能把人吹走的地步,所以我们还是要按时上山观测,但是由于能见度特别低,呼吸困难,低着头迎风走路极易走错方向,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最危险的,一趟下来就跟经历一场劫难一样,浑身的内衣也都湿透了。
雪暴天气恶劣,但是它对我们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由于风力较大,它可以把迎风面的雪全部刮走,这样就方便了我们上山观测,因为只是下雪不刮大风的话,一路上雪都是没过膝盖的,雪比较松散,深的地方能到腰部,走起来非常吃力。记得有一次下大雪,几乎没怎么刮风,晚上去地磁观测栋观测,走在莫愁湖的冰面上,雪都没过膝盖,因为雪比较松,开始走起来还比较轻松,渐渐的越走越累,谁知道穿过湖刚走到岸边,一脚下去就没了大腿,这时候腿也迈不动了,开始手脚并用,从岸边到观测栋短短几十米的距离休息了三四次,走过去都要虚脱了,从那以后,下完雪再也不敢晚上去观测了。
下面传几张雪暴以后的图片,要是能给身在火炉的兄弟姐妹们带去一点点清凉那就再好不过了。

雪暴

雪坝

宿舍栋

综合栋

前一次雪暴后的发电栋

这次雪暴后的发电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