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4日星期一
晴
气温 -9— -3度
风速 3—4级
今天是情人节,国内的玫瑰花一定很畅销,可对于我们在南极的考察队员来说不可能去关心这个节日,更不会有人想去过这个节日,除非在南极过男人节、光棍节,大家才可能会喜欢,说喜欢其实也是无奈的喜欢,总之在南极不能过什么节,每当过节的时候队员就会想家、想亲人,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们考察队员必须坚持和忍耐。
南极考察离不开气象条件的保障,比如雪龙船航行途中,特别是西风带航行时是离不开气象条件保障的,在南极中山站一样,也需要气象预报员每天预报天气情况来保障站上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中山站越冬期间还有气象观测员,通过他们在南极长年累月的气象观测来了解南极的气候变化。南极考察中这些气象条件的保障离不开气象预报员的功劳,他们每天观测着气象的变化,接收来自各个方面的气象预报、卫星云图来分析每天的气象情况。也真是无巧不成书,说到巧事还真是巧,第27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的3名气象观测预报人员全部姓李,在我们17名越冬队员中也就他们三人姓李,他们分别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李荣滨、宁夏石嘴山气象局的李向军、河北省气象局的李海峰。为了区分他们,我们只能叫他们为老李、大李和小李。老李,李向军其实也不老,才36岁;大李,李荣滨是我们17名越冬队员中最年轻的队员,才23岁,叫他大李是因为人长的比小李高大一些;小李,李海峰,因人长的矮小一些就稍微吃点亏叫他小李了,其实也不算太亏,今年也才31岁,他们三个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有使不完的劲,干起活来真是没得话说。我们中山站上的三名气象人员全姓李已经很巧合了,更巧的事还有,这次南极考察雪龙船上随船的2名气象人员也全姓李,他们是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李志强和李敏,也就是第27次南极考察的5名气象人员全部姓李,真是让人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巧事,也是名符其实“李家军”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
今天考察队继续用K-32直升机吊运物资,把昆仑站队回来放在俄罗斯进步一站需要修理的雪橇吊运到中山站,这些雪橇本来要带回国修理的,现在小艇无法运输就只能放在中山站想办法修理了,从进步一站吊运到中山站共7个雪橇;另外从雪龙船吊运3个油囊的航煤到内陆冰盖出发基地,并抽入空油桶中,今天昆仑站队在出发基地干完活回到中山站已经晚上10点了,看他们真的很辛苦。
老李、大李和小李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今天中山站外的冰山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K-32直升机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k-32直升机吊运雪橇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 [转载]为南极考察提供气象保障的“李家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