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年春晚还看赵本山

(2010-02-20 23:22:4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在北京

2月14日大年初一,一星期的长假转眼间过去,今天北京城里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年三十那天,按照惯例吃过年夜饭后一家人开始包饺子,看电视。

不知从那一年起,央视春晚开始遭人非议的。但很清楚,自从赵本山的小品成了春晚的代名词后,赵本山就开始为春晚顶罪了。最大的罪名一直是“低俗”、“不尊重弱势群体”等等。

本人很喜欢赵本山的小品,除了被央视硬塞进去的广告外,感觉今年的演出依然超出别人好多。

很难理解为什么总会有那么多名人指责赵本山的作品“低俗”、“不尊重...”。也许是因为指责者们自己“高雅”,也许他们一贯地尊重“弱势群体”。似乎尊重“弱势群体”,就是为了“高雅”?由于职业的缘故,经常有机会接触到最贫困的地区,也经常能有机会在农村生活一段时间,我知道,赵本山的小品所表现的就是现实,老百姓喜欢的也正是那样的幽默,因为那些幽默是从他们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相信看完这样的作品,他们一定不会觉得被人不尊重了、被人歧视了,他们一定会像赵本山们期待的那样,快乐了。一样地,生活在房价高得离谱的城里的人,尤其那些蜗居在城乡结合部的蚁族们,有机会开心地快乐一下,对每个人都很难得。

有人用不符合“教育政策的主流”、以及目前的教育“政策完全可以保证贫困学生上学”这样的官话,指责赵本山们“对我国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基本处于无知状态”。老百姓都知道政策一贯是好的,但仅仅知道了政策好就能解决问题吗?“对现实的无知”和“对政策的无知”,哪个更无可怕?

赵本山的罪责还在于每年都被指定上那个别人“在近半年的筹备中“过五关斩六将”,打拼得九死一生,才可能上”的春晚。其实每年春晚,每个准备看央视春晚的人都期待能有更多的好的小品。不管怎么说,每年见赵本山,总会有些别人说的“审美疲劳”的感觉。但每当你耐着性子看春晚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比赵本山一点也不少上春晚的大腕们,一如既往地纯粹在胡编乱造,自娱自乐。真是受够了他们!

年假过完了,凑个热闹。

明年春节还早,但准备到时候还看赵本山,让忙了一年的自己轻松轻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见崔静
后一篇:聚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